王益区:教育创强谱新篇借得东风正扬帆——铜川市王益区教育创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1.12.16
【版次】第16版 (三秦新视野)
【入库时间】20120420
【全文】
区委书记王春梅检查指导学校工作
区委副书记、区长刘西林深入学校检查指导工作
放飞理想
快乐小天使
特色教育
同官中学耕墨园学生晨读一景
学生实验
矿务局第一中学实验室一角
黄堡逸夫小学
王益区位于铜川市中部,是铜川北市区经济、文化、商贸、金融中心。现辖一镇一乡五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162平方公里,总人口20.02万人,是耀州青瓷的家乡、孟姜女的故里。近年来,区委、区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发展、民生、稳定三大主题,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区呈现出政通人和、百业俱兴的良好态势。预计2011年,全区生产总值完成51.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4亿元,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完成18497元、6435元,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高点起步。
耀瓷莹润,姜女毓秀;崇文倡教,谱写华章。王益教育就像矗立千年的耀州窑“十里窑场”,历经风雨,执著向上,传承文明,源远流长。
铜川市王益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紧紧围绕“创建省级教育强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奋斗目标,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区、人才强区”战略,聚全区之力,集全民之智,扎实推进教育创强工作,谱写了王益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协调发展的新华章。
建机制 夯责任
齐抓共管创建省级教育强区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王益区委、区政府坚持把教育工作作为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战略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坚持社会事业优先发展教育、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基础设施项目优先安排教育的“三优先”原则,聚全区之力,集全民之智,扎实推进教育创强工作。
完善教育创强工作机制。2006年,王益区顺应省委、省政府号召,及时提出了创建省级教育强区的目标任务;2007年,把教育创强作为全区“三大硬仗”之一,下气力强势推进;2008年,把教育创强列入“民生八大工程”之首,动员全区上下支持教育,给力创强;2009年,把教育创强的基础工程“双高普九”作为全区谋求突破的三项重点工作之一,切实抓紧抓好,一举通过省政府评估验收;2010年,教育创强进入攻坚阶段,区委、区政府将其作为全区“三大目标”之一,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实施重点突破;今年,教育创强进入最后冲刺阶段,王益区以重点工作模块推进机制为抓手,举全区之力推动教育发展,加快向教育强区迈进。建立了区级领导教育创强联片包抓制度、目标责任制度和年度考核制度,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定期听取教育创强进展情况汇报,带头深入基层、深入学校,开展调研,现场办公,解决创强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区人大、区政协先后多次听取并审议教育创强工作,组织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进行视察调研,形成决定、建议,跟踪督促落实,全区上下形成了推进教育创强工作的强大合力。
紧财政 宽教育
不断提升办学水平
全面落实教育投入政策。坚持教育经费在财政预算中单列,教育经费支出全部纳入区财政年度预算。将义务教育各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优先拨付,实行专款专用。近年来,全区预算内教育拨款做到“三个增长”,城市教育费附加足额征收并全部用于改善办学条件,新增财力全部用于教育,转移支付、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各项教育专款全部拨付到位。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积极实施危房改造工程、沉陷区学校治理工程、校舍安全工程、农村初中校舍建设工程和中小学生活设施改造工程,先后投资1.3亿元,使全区布点调整保留学校校舍建设和内部设施配备全部达到了省颁标准,办学条件得到了根本改善和全面提升。大力实施教育惠民工程。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
抓幼教 强职教
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加快学校布局调整。按照“调整乡村学校布局、完善城区学校功能、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思路,大力实施布局调整,优化教育资源,稳步推进学校布点调整,办学规模和办学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加快发展学前教育。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学体制,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加大公办幼儿园建设力度。建立民办幼儿园准入制度和督导制度,设立专项资金,采取奖补措施,支持民办幼儿园健康发展,不断提高办园水平。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认真贯彻落实“政府统筹、以市为主”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区域内职业学校全部纳入市职业教育集团统筹发展。积极开展社区教育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建成了4个市级社区教育示范社区。
抓管理 强队伍
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抓校长队伍建设。根据《铜川市王益区中小学校长管理暂行办法》,认真做好校长的选聘、任用、管理工作,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推荐、考查,真正把懂教育、会管理、热爱教育事业的行家里手充实到学校领导班子中。
抓教师队伍建设。制定《王益区中小学教师队伍管理暂行办法(试行)》,坚持新任教师考试选拔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连续4年通过公开招考、择优录用中小学教师134名。
抓教师全员岗位培训。制定《王益区2008-2012年教师教育培训规划》,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为重点,以活动促进教师素质的提升,以名师引领促进教师健康成长。全区532名教师先后荣获省、市、区级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重德育 抓课改
素质教育硕果累累
切实加强德育工作。以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为主线,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活动为载体,不断改进德育方法,提高德育工作水平。市四中青年服务队传承“一根扁担”雷锋精神,坚持学雷锋活动47年,先后受到教育部、民政部、团中央和省市党委、政府表彰奖励40多次,成为王益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面旗帜。
积极实施课程改革。坚持“科研先行、典型引路、总结经验、全面实施”的思路,认真落实课程计划,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大力加强实验教学,着力转变教师角色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积极探索高效课堂新模式,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切实加强体卫艺工作。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切实落实学生每天在校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组织开展校园集体舞比赛、篮球比赛、广播体操比赛、军训会操比赛等活动,2010年组队参加全市第四届军训会操比赛暨阳光体育展示,矿务局一中获军训会操比赛一等奖,育才小学获阳光体育展示唯一的一等奖。高度重视学校卫生工作,健全学生体质健康检测制度,加强学校卫生室、心理咨询室建设,完善了食品卫生和“蛋奶工程”管理制度,保障学校食品卫生安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市教育和督导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王益区将按照“全市领先、全省一流”的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20字工作方针,牢牢把握“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这一战略主题,搏浪击水,扬帆起航,努力打造王益优质教育品牌,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推动王益经济社会提速赶超发展。
文/图 记者 封鲜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