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王益区畅通渠道实现“民意直达”

王益区畅通渠道实现“民意直达”

作者: 出版日期:2014.07.24 点击数:0

【报纸名称】:铜川日报

【出版日期】2014.07.24

【版次】第A02版:要闻

【入库时间】20140810

【全文】

本报讯记者姜兴民、通讯员王晶报道: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王益区始终把服务群众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畅通民意渠道,努力为群众提供服务。

零距离听,多元化反映民情。区委常委班子成员带头分片深入全区乡镇、街道、社区、农村,进村入户收集意见建议。全区党员干部深入基层,走进群众家中面对面听取意见建议。在区政府网站设置教育实践活动专栏、区长信箱、投诉咨询、建言献策等。组建党员监督小组,在全区7个乡镇街办设立意见箱。畅通信访渠道,注重通过来信来访收集群众反映的问题。

全面梳理,分类汇总归类交办。第一步,全面汇总。由区委活动办交办督办组收集汇总全区征集到的意见建议,掌握情况,摸清底数。第二步,梳理分类。在全面汇总的基础上,按照涉及“四风”问题、民生问题等进行梳理归类。第三步,分解交办。实行台账交办制度,落实包抓领导、责任部门,将事项分解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和责任单位,并明确整改时限。第四步,动态管理。根据整个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进程,对意见建议的收集、整理、交办实行动态管理,出现新的问题就及时纳入交办计划。

严格监督,全程化跟踪督办。根据交办事项的难易程度明确定期上报工作进展时间,确保交办督办组适时掌握工作进度及成效。不定期、提前不打招呼,直接深入责任单位或整改现场,掌握一手资料,听取原汁原味的情况。对热难点、群众较为关注的交办事项进行重点跟进,重点把握好交办事项的走向、群众对事项办理的各项回应等。对所有交办事项及时向群众反馈,接受群众的监督。

多样化服务,全力打好为民基础。将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准,启动开展损害基层利益专项整治行动,对近3年来涉及基层管理和惠农惠民政策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排查、认真梳理,加大对执法执纪部门和窗口单位、服务行业的监督检查。以建设服务型党组织为抓手,抓好向后进村选派“第一书记”和“党代表工作室”建设工作,在全区推广群众办事干部代办和上门服务制度。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