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王益区:让文化队伍植根基层服务群众

王益区:让文化队伍植根基层服务群众

作者: 出版日期:2014.07.14 点击数:0

【报纸名称】:铜川日报

【出版日期】2014.07.14

【版次】第A02版:要闻

【入库时间】20140810

【全文】

本报讯记者陈娜、通讯员王晶报道:这几天,王益区文联的付双全、周旭一直带领书画协会艺术家以“实现中国梦想、凝聚中国力量”为主题,在农村一线为广大农民群众绘制农村文化墙,让它们加入传播乡村文明好风尚的新行列。而该区文化馆的吕运鹏近来也“相当忙”,他开着小型的面包车,每天穿梭在乡间小路上——他要将群众需要的服装、道具等文化器材送到全区10支群众文化队伍手中。

在王益区广大基层社区农村,有许多像付双全、吕云鹏、周旭一样的“宣传文化人”奔波在田间地头,把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送到群众手中,带领群众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

如何让公共文化服务植根基层、服务群众,让群众乐于接受?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王益区宣传文化部门注重解决三个问题:群众需要什么,应该满足群众什么,怎样满足群众。

今年以来,王益区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工作方向,确立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为核心的实践服务活动为目标,通过实施惠民利民乐民等系列文化惠民工程,踏踏实实地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公共文化服务。一是有钱为民花,把服务送到群众心坎里。扩大政府购买和资助公共文化服务力度,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为主题,组织文艺工作者深入一线,实施全民群众文化免费培训工程;拿出资金,为3个村先行绘制农村文化墙;建立健全区、乡镇街办、村(社区)三级群众文化网络,成立群众文化队伍49支1519人,为10个优秀群众文化团队配备演出服装器材。各级群众文化工作者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引导社会热点,唱响主旋律,宣传党的好政策。二是资金用一线,把惠民演出送到群众家门口。以“文化配送”等多种形式,将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源源不断地送到群众身边;深入开展“三下乡”和“四进社区”活动,实施全民阅读和重大文物保护工程,连续实施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打造“社区文化大广场”、“农村文化大舞台”等系列品牌文化活动;关注弱势群体、留守儿童,开办“我和你在一起”等主题文化活动,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秀的公共文化服务。三是成果大家享,让精神文明涌现在群众身旁。创建道德讲堂45个,举办活动150余场次,成立志愿服务队50余支,广泛开展“讲文明、树新风”、“送文明、下基层”等活动。先后涌现出全国最美基层干部李秋莲、道德模范闫朝阳、见义勇为的好小伙张洋等优秀党员干部群众团队。仅去年,该区宣传文化部门发放各类学习资料1800余本,送图书1200册、送戏35场、送电影472场次、送讲座169场进乡镇、社区、企业、校园和工地,极大地丰富了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

“宣传文化工作就是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为群众提供更加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让优秀文化资源更好地为群众所用。”王益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张都喜掷地有声。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