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益:项目建设“热浪”逼人势头正劲
【作者】 安晓卫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4.05.25
【版次】第A01版:要闻
【入库时间】20140620
【全文】
初夏五月,走在王益区的土地上,项目建设的热浪扑面而来:王家河工业园区塔吊林立、机器轰鸣,一条条道路延伸扩展、一幢幢标准化厂房拔地而起;黄堡工业园区内,翻斗车、挖掘机穿梭往来,电锯声、焊接声不绝于耳……王益区项目建设持续升温、热潮迭起,项目建设“热浪”逼人,势头正劲。
招商引资:摆脱资源依赖
产业,是区域发展的根本。王益区进一步发挥优势,抢抓机遇,招大商,引大项目,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王益区围绕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引进培育新兴产业,不断扩大招商引资,精心组团参加西洽会、农高会、陕粤港澳经济合作周等招商活动,实践网络招商、以商招商,鼓励在地企业二次投资。近三年来共签约合同项目102个,涉及资金115.1亿元,其中上亿元项目34个,这些项目的落地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经济转型提供了强大支撑。同时,该区传统产业在提升改造中实现集群化、规模化发展,声威特水100万吨水泥粉磨站等项目的建成投产,使现代建材业产能扩张、产业链延长、带动作用增强;引航科技等项目的建成投产,使区内产业结构更为丰富,对摆脱资源依赖、保护环境、降低能耗起到重要的作用,成为新的增长点;泽泰汽贸城现代4S店、亚虎汽贸二期的建成,使得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产业型服务业不断壮大,对促进财政增收、增加就业起到了支撑和保障作用。
园区聚集:打造新兴产业示范区
发展是硬道理。王益区项目建设保持了好、快、向上的积极态势,项目推进机制逐步完善,全区创业氛围空前浓厚。
黄堡、王家河两大工业园区按照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要求,在做好园内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有选择地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园区成为了区域内项目建设的重要承载平台。黄堡工业园区形成了水泥、陶瓷、汽车商贸、耀瓷文化四大支柱产业,先后建成了声威三期、大鹏年产900万平方米瓷质欧式连锁瓦生产线、丽瑞迪汽贸城、耀州窑现代工艺陶瓷生产线等一大批产业项目,延长了现代建材业产业链,奠定了王益工业产业的坚实基础。王家河工业园区作为全区产业转型的重要平台,保持了快速发展的态势,项目建设亮点多、效率高,引进了现代陶瓷研发生产线、绿能LNG储备库及加注站、蓝宝石长晶衬底加工等一大批产业链长、附加值高、污染小、就业带动大的项目,打造成为了特色鲜明、产业聚集的新兴产业示范区,对重大项目的聚集效应和经济转型的引领效应不断发酵。
全程服务:项目遍地开花
王益区直击“难点项目”,全区上下积极为项目推进“把脉出方”。
打造服务高地,是王益软环境的魅力之处。该区坚持两手抓,注重投资环境建设。在加强软环境建设上,严格执行《招商引资优惠办法》,全面推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等一系列措施,实行建设项目全程“保姆式”贴心服务;在强化服务意识上,转变政府职能,主动跟进,靠前服务,重点项目手续政府代办协办,符合政策即来即办,全力以赴为项目,扑下身子抓落实;在整治投资环境上,严厉打击吃拿卡要、强制服务、搭车收费和垄断供货、强买强卖、聚众干扰企业正常生产行为,切实保障外来投资企业的合法权益;在加大资金争取力度上,加强政银企合作,积极为项目排障、为客商解难,推动项目建设顺利实施、达产达效。同时,王益区开展项目清查年活动,对近三年来招商引资、重点建设项目及国投项目进行全面清查,针对存在问题逐一分析,强化措施加以解决。
2011至2013三年来,王益区实施各类重点项目164个,涉及总投资215.7亿元,完成投资129.93亿元,建成完工项目达到88个,新培育规上企业16家,限上企业24家,先后多次被评为省市招商引资先进区县,在全市项目观摩活动中获得量化指标考核第一的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