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王益区“第一书记”引发“蝴蝶效应”

王益区“第一书记”引发“蝴蝶效应”

作者: 出版日期:2013.11.30 点击数:0

【报纸名称】:铜川日报

【出版日期】2013.11.30

【版次】第B01版:铜川日報

【入库时间】20140110

【全文】

本报讯通讯员杜辉、乔转峰报道:王益区选派“第一书记”到后进村开展工作,促进了后进村经济发展、社会文明和谐。11月5日上午,在王益区王家河街道办冯家河村幸福互助院建设现场,施工机械穿梭轰鸣,工人们紧张忙碌着……村党支部书记唐传礼、村委会主任扈善平正和“第一书记”李智商量着项目建设事宜。冯家河,这个昔日经济发展缓慢的村庄,自从去年选派“第一书记”以来,各项工作有了明显起色。

牢记使命,托起广大群众的幸福梦。王家河街道办炭科沟村位于城乡结合部,村民主要从事日用零售、三产服务等行业,但村上没有专门的市场,村民和外来商户长期在过村公路边露天摆摊。“第一书记”栾振宇到村后,在村民居住聚集地段建起了占地1万平方米的大棚市场,除安置原来公路市场40多户商户外,还新增商户40多户。何时能用上天然气?这是炭科沟村村民多年来的愿望。栾振宇走访了解群众意愿后,多次与燃气公司等单位联系协调,为40余户村民接通了天然气,大家都拍手称快。王益区“第一书记”到村后,牢记组织的重托,切实履行“抓党建、促增收、促和谐”的工作职责,主动作为,积极为选派村解难题、办实事。

带头示范,担当村组干部的领头羊。机关在职、离岗和退休党员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与以往包村、下乡工作有何区别?面对村组干部、党员群众,王益区“第一书记”以实际行动给予了一个满意的答复。高胜利原是王益乡一名干部,后来被选派到韩塬村担任“第一书记”。“本来就是乡镇干部,对农村工作比较熟悉。现在能在农村做点事情,感觉很实在。”高胜利说。到村上后,他积极发现培育好苗子,深入党员群众谈心,成功组织选出了村党支部书记,健全了村级班子。之后,他又带领群众成立合作社和养殖协会,举办果业、蔬菜培训班等。同样,李智到冯家河村工作前在王益区区委组织部工作,到村任职后积极开展工作,并在群众中树立起了威信。

不懈追求,激发争创佳绩的正能量。冯家河村人均两亩园,苹果种植是群众的主要经济来源。但由于长期粗放管理,果品质量不高,群众收入增长缓慢。针对这一情况,李智提出要在提高果品质量上下工夫,创品牌要效益。为此,他利用入户走访和群众一块儿劳动的机会,积极动员果农发展绿色无公害苹果,并和村干部到王益乡塬畔村、孙家坳村、演池乡演池村为群众联系鸡粪、兔粪。他还请该区果业中心专家到村上对果农进行培训,并组织村苹果种植合作社成员学习苹果管理、市场营销等知识。同时,他和村干部多次去西安找省农产品检测部门,对冯家河村苹果进行绿色无公害认证。经过努力,冯家河村果品质量不断提升,经济效益显现。2012年,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1年的5990元一跃达到8700元。在“第一书记”的影响带动下,广大农村基层干部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主动投入到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中。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