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益区“第一书记”工作扎实有效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3.11.21
【版次】第A02版:综合
【入库时间】20140110
【全文】
本报讯王益区“第一书记”紧紧围绕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这个重点,坚持抓组织领导,抓管理教育,抓协调服务,抓作用发挥,使全区到村第一书记工作得到扎实推进,着力实现“加强组织建设、加快脱贫致富、教育锻炼干部”的目的。
齐抓共管聚合力。领导重视是做好该项工作的前提。该区从试点村的挑选确定、第一书记的选聘管理、培训教育、待遇落实、作用发挥等各个环节都高度重视,多次召开区委常委会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将村党组织第一书记的补贴和年工作经费列入区财政预算;区上专门成立了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领导小组,区委书记王春梅多次前往各试点村调研指导该工作,各乡(街道)专门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专门负责该工作,认真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协调服务、日常管理等工作,确保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
健全机制促规范。区委把该工作纳入目标管理,纳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目标管理责任书,建立了“目标细化到月,工作调度到周”的管理机制,使村第一书记人人身上有担子、月月工作有压力、周周工作有安排、天天工作有纪实。实行六项管理措施:遵守纪律,坚持吃住在村;座谈走访,拿出调研报告;认真思考,形成目标思路;端正态度,记好工作日志;注意形象,搞好村室环境;转换角色,尽快打开局面。制定下发了《村党组织第一书记日常管理考核办法》、《工作通报制度》、《王益区农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纪实》等制度,促进村第一书记工作规范化。
强化资金项目支撑与指导帮扶。在既有区级部门包村制度不变的基础上,区上精心确定了财政、农林、水务等8个涉农部门,细致分析部门优势和村子发展基础,2个部门对口帮扶1个“第一书记”任职村,要求每年为村上整合捆绑至少50万元的涉农项目资金,增强“第一书记”任职村发展后劲,激发发展潜力。同时,结合区级领导分管工作实际,确定4名区级领导联系指导4个“第一书记”所驻村工作。按照市上统一安排,积极开展村企结对帮扶、先进村与“第一书记”所驻村结对共建工作,发挥企业人才、技术、信息、资金等优势和先进村的帮带作用,促进“第一书记”所驻村工作整体提升。
发挥作用求实效。村党组织第一书记结合自身优势,着眼基层,服务基层,积极发挥作用,着力帮助农村解决实际问题。冯家河村位于大山深处,苹果种植面积达到耕地面积的90%。第一书记李智到村后,帮助确立了“提果质、强管理、促销售、树品牌”的产业发展思路,在没有资金的情况下,动员党员群众义务上劳改造生产道路4.5公里,平整场地200余平方米,解决了生产运输难、装车无场地的问题,成立了专业合作社,还到省农产品检测部门对本村苹果进行了绿色无公害认证,村民果树管理水平、果质和收入都得到显著提升。“第一书记”栾振宇到村后,多次上门与燃气公司等单位联系协调,为40多户村民接通了天然气。同时,加强项目建设引进,经多方争取在村中开阔地建起一个占地1万平方米的大棚市场,安置了80多商户,又为村上引进了汽车美容装潢项目,带领群众增收致富。截至目前,王益区“第一书记”共办实事好事220余件,化解矛盾纠纷95起,争取项目22个,涉及资金270余万元。(王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