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王益区:远程教育助农致富奔小康

王益区:远程教育助农致富奔小康

作者: 出版日期:2013.11.28 点击数:0

【报纸名称】:陕西日报

【出版日期】2013.11.28

【版次】第15版:百姓心声

【入库时间】20140110

【全文】

杜辉 吕亚军 本报记者 王天洋

“真没想到,远程教育内容这么丰富,竟然能根治苹果树腐烂病!”说起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铜川市王益区王家河村党支部书记秦玉良感慨万千。他说,近几年,他们村的许多果农家的苹果树得了一种怪病,树从根上起就腐烂坏死了,对这种病如何防治,村民们想了好多办法都作用不大。后来,区远程教育中心的同志从远程教育平台上给他们搜索播放了一期节目,没想到这期节目却找到了根治果树腐烂坏死的方法。

“远程教育根治果树腐烂病”只是王益区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为民服务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区把远程教育作为加强农村党建工作和富民强村的重要抓手,坚持“以通为先、以用为本、服务群众”的原则,充分利用远教平台为广大农村党员群众搭建“学习科技平台”、架设“致富金桥”。

今年40岁的闫根社是塬畔村地地道道的庄稼人,这几年他通过远程教育平台学到了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建成了7个蔬菜大棚,全部种蘑菇、金针菇。今春蘑菇批发6元1公斤,金针菇11元1公斤,一个棚一年的收入就是三四万元。在他的带动下,塬畔村有20多户村民从远教平台学习掌握了大棚种养殖技术,近几年该村先后建成日光温室大棚30座,大棚种养殖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一大产业。2012年,该村农民人均收入达12955元。

果业、种养业、农家乐经营是王益区农民增收的三大主要渠道。近年来,围绕壮大农业产业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该区远程教育工作主动迎合果农、菜农、养殖户、农家乐经营户等不同群体产业发展需求,广泛推行“菜单式”教学法,农民需要什么,就播放什么,有效增强了远教工作服务农民群众的针对性,远程教育工作的吸引力和学用实效得到了显著提升。近三年,该区利用远教站点免费举办果业种植、畜牧养殖、农家饭菜烹饪等各类实用技术培训290多场次,受益群众达1.2万余人,帮助一批群众掌握了1至2项致富技术,有力提高了广大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本领。2012年,该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68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远程教育是个宝,发家致富少不了;远程教育进万家,科技兴农全靠它。”如今,该区许多党员群众尝到了远程教育的甜头,广大农民群众学习科技文化知识的积极性越来越高,远程教育成为了服务农村、助农增收的“助推器”。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