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王益一个性格决定命运的腐败文本

王益一个性格决定命运的腐败文本

作者: 出版日期:2008.07.21 点击数:0

【报纸名称】:新侨报

【出版日期】2008.07.21

【版次】

【入库时间】20101230

【全文】

2008年6月10日,证监会前副主席王益被“双规”。在没有出事前,这位国家开发银行的副行长以极其活跃的形象出现在各个舞台: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兼职教授、不识谱的音乐家、证券行业的资深专家……他身上这么多的光环,使他截然不同于一般人心目中的官员。只有了解王益很深的朋友才明白,王益的多才和夸夸其谈,背后隐藏的是放肆、虚荣和骄横的性格。 学者名声 1998年,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初创时期,按照一位光华老师的回忆,“当时缺乏一切”。既缺乏老师和学生,甚至连教育部的管理都付之阙如。王益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以证监会副主席的身份去光华管理学院当兼职教授。 “他对学者身份很看重,并非像有的官员,上课纯粹是走过场。”按照这位老师回忆,无论是当时还是多年后,王益的课都上得不差。因为在证监会的位置上研究过资本市场,加上经常出国考察,“他的一些课程讲得很像样”。一位早期的EMBA学员还记得,王益的有些课程案例信息量很大,很贴合实际情况。 可在有的经济学家眼中,早年学习历史,后来在西南师大才读经济学博士的王益经济学功底其实很差,“是个水货”。一位经济学家听过王益的公司治理课程,觉得他最大的问题,也是相对真实的问题是,“他并不懂得公司治理,可他按照自己早年下海后的一些感想,把公司当成了一种猎取金钱的工具”。他觉得听王益的课程,获得的不是学理上的清晰化,而是听取了一些“野蛮的个案”,或者一些有争议的手段,“感觉台上讲课的不是一位副部级官员,而是一位混迹江湖的老大”。 人脉积累 王益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在学校短暂担任助教后进了中央顾问委员会办公厅,在那里工作长达7年。王益身边的人介绍,他的不少人脉是那个时间段积累的。他积累人脉的方式,据说很让对方舒服,并不突兀。“他网罗了一大帮人在他周围,并不仅仅是单纯的利益组合,而是靠自己的一定的人格吸引力。”一位与王益熟悉的经济学家说。 他一方面对下属严格,另一方面也给以很好的回报,“不少云南本地的人才,被他带到了外面的一些重要岗位上”。这位经济学家说,被王益带出来的官员,都和他有共同的行事风格,“做事情胆子大”。而且,王益擅长把自己周围的人组合在一起,例如在组织某企业上市的审查过程中,作为政策主管部门的证监会副主席的他有天然的优势地位,把券商、公司法人、政府官员全部组织起来,“很多人是因为他的关系,之后才成为朋友”。 王益在北京工作后,并没有和家乡减少来往,而是把自己大量朋友、亲戚都从家乡带出来,安排在天律等地,并且形成了种种关系组合。 实际上,王益在证监会副主席一职上的时间并不算太长,但这5年却足以把他的前半生“串联”起来。他从29岁步入仕途以来开始积累的人脉资源,以及他在短暂的生意场上结识的朋友,都通过这个关键职位编织成了一个能量场。 即使在王益1999年离任后,这个“场”仍然对证券市场保持着隐秘而巨大的“影响力”,并且,现在看来,它显然早已失控。 炫耀本性 王益的放肆是有目共睹的。一位王益的朋友说,“他的那种性格,决定了他的命运”。 性格体现在很多细节中,许多在光华的学员还记得王益的穿着打扮,相比其穿着闲散的老师,他的打扮正规而时尚,“经常打领带,甚至还有领结”。而且他很喜欢名牌,经常说自己的某项穿戴是某个顶级品牌的限量版,“这点和一般官员很不一样”。 近年来,王益越来越混迹于各种人群,穿着也越来越随意。上述这位经济学家还记得王益有一次穿着西装短裤出场,上面却是正规的西装领带,颇搞怪,“可是他自己却觉得,穿得很时尚”。“他是那种任何场合都要以自己为中心的人”,而且越来越不按一般官员的牌理出牌。他会召集一帮朋友外出旅游,据说就是在一次去西藏旅游的过程中,他发现了自己的作曲才能,哼的曲调被同时出行的公司老总称之为最容易上口的歌曲。他从此添加了一项爱好,用电脑作曲,兼举办音乐会。 2008年3月,他操纵太平洋证券上市的内部交易的一些情况被报道后,他仍然不在乎地出游。这次去的是云南剑川石窟,一个离昆明尚有若干小时车程之处,随其同行的就有央视某主持人,两人并不避讳接待方看见他们的亲密关系。按照剑川石窟工作人员的印象:“这位中央领导和一般领导不一样,很能讲,用家乡方言赞扬了石窟造像,说这些是白族智慧的结晶。他还赞美了沙溪的建筑群,说那些方圆结合的窗户是天圆地方的哲学观念的体现。” 只有了解王益很深的朋友才明白,王益的多才和夸夸其谈,背后隐藏的是放肆、虚荣和骄横的性格。这位经济学家和王益交往不久,就收到王益赠送的自己主编的若干证券行业的著作。这位常年在美国的经济学家不懂事,与王益开玩笑,说他分析的是“初级市场”,王益当场就给了他脸色看,说他从国务院证券委办公室做起,还在海南涉身股市,又做了证监会副主席,说“关于证券的行业规则,没有人比我更熟悉”。说这话时,傲慢的神情、严肃的口气,都给这位学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也许就因为这种自以为是,才导致他在证券业的翻云覆雨越来越严重。 王 恺/文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