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益区教育事业发展呈现新亮点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3.09.01
【版次】第C04版(教育)
【入库时间】20130930
【全文】
本报讯记者张惠玲、通讯员陈海燕、贺继善报道:今年以来,王益区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重点,把转变作风建设作为重要保证,紧扣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这个中心,紧抓校园安全稳定这个底线,抓重点、攻难点、塑亮点,促进了全区教育事业协调持续快速发展。
省级“双高双普”区创建工作全面启动。坚持把创建省级“双高双普”区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对照标准要求,及时向区委、区政府作了专题汇报,成立了以区长为组长的创建省级“双高双普”区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全区创建省级“双高双普”区工作动员会,全面安排部署了“双高双普”区创建工作。区政府落实100万元专项启动资金,为“双高双普”区创建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项改革”措施全面推行。一是校财局管全面实施。制定了工作方案,召开了工作会,举办了财务管理培训会,落实了工作人员和办公场所,成立了“区中小学财务管理中心”,校财局管工作已在全系统全面推行实施。二是教师队伍管理全面加强。制定出台了《王益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管理办法(试行)》,修订了《王益区中小学幼儿园教职工请销假规定》,教师队伍管理实现了人性化、规范化、科学化。三是课程改革全面推进。建立了教研员“联片包校”和全程质量监测制度,积极推广“高效课堂”模式,组织31名骨干教师、校长到江苏、山东、上海等名校实地学习先进经验,抓好校本课程开发和校本教研,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不断提高,青年路小学电子书包应用在全省中小学电子书包应用交流现场会上进行了经验交流。今年高考二本上线624人,较去年增长5.9%,实现了新突破。
素质教育成效显著。落实德育首位,组织开展了“中华颂”经典诵读、“道德讲堂”宣讲、“陕西精神”读书活动和“我的中国梦”征文等系列德育教育活动,区教育局和七一路小学获第八届全国少儿书信文化活动陕西赛区“优秀组织单位”,全区获省级三好学生3名、省级优秀学生干部4名。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举办了全区小学生足球比赛,坚持举办“两会两节”,七一路小学等12所学校举办了校园艺术节。紧紧依托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开办了彩泥、陶艺等27个特色培训班,举办了全区教职工羽毛球和乒乓球比赛,承办了陕西省校外教育活动中心摄影提高培训班,进一步丰富了师生的课余生活。
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完成投资606.9万元,建成了黄堡镇屽村幼儿园等3所村级幼儿园,配置教玩具及厨房设备等3235件(套)。完成投资1620万元,建成了大同路小学教学综合楼并投入使用,矿务局小学教学综合楼、同官中学学生宿舍楼主体已完工,七一路小学、市四中教学综合楼工程已开工建设,矿务局一中教学楼工程正在进行单体设计。投资570万元,实施了10所学校的薄弱学校改造及校舍维修改造项目,全区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四创工作强势推进。印发了四创工作计划和活动实施方案,组织全系统积极开展环境卫生百日整治活动,认真落实周末卫生日制度,及时开展明察暗访活动,采取现场拍照、教育QQ群管理平台曝光等形式对检查情况进行通报,有力推动了四创各项工作的开展。市三中等5所学校被评为市级卫生先进单位,红小等8所学校被评为区级无烟单位,区第一幼儿园被评为区级示范食堂。
惠民政策全面落实。落实普通高中公用经费232万元,城乡义务教育公用经费592.2万元,学前一年免费奖补资金和公用经费133.135万元。为670名农村贫困家庭寄宿生补助生活费79.05万元,落实补助资金25.625万元为4796名农村学生免费发放了教科书,为320名家庭经济困难学前幼儿补助生活费12万元。落实补助经费172.32万元,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落实补助资金253万元,资助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686人。
安全稳定措施得力。组织师生进行应急逃生疏散演练。加强人防、物防、技防建设,开展了“红袖章”群防群治活动,全方位提高了校园安保水平。组织开展了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专项治理活动,净化了校园周边环境。
党建工作进一步加强。召开了“学习李秋莲,服务在校园”工作动员会,印发了《活动方案》,深入开展群众路线调研活动,组织开展了损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建立了“廉政工作日”制度,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集中开展了治理“庸懒散软”活动,进一步完善局机关各项管理制度,努力营造工作抢着干、服务效果好的良性工作运行机制。充分发挥“一网三群”工作平台(“一网”是指王益教育网站;“三群”分别是王益教育管理群、王益教育管理校级领导群和王益民办教育群)优势,切实改进了文风、会风,提高了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