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王益区把脉群众意愿解难题办实事

王益区把脉群众意愿解难题办实事

作者: 出版日期:2013.08.29 点击数:0

【报纸名称】:铜川日报

【出版日期】2013.08.29

【版次】第A02版(综合)

【入库时间】20130930

【全文】

本报讯记者姜兴民、通讯员王晶报道:数月来,王益区委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工作和“学习李秋莲、服务在一线”活动为契机,教育引导全区各级各部门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问民意、访民情,把握群众意愿帮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努力实现党员干部在身边,疾苦冷暖有人管,生产生活得发展,得到基层群众广泛认可。

“常怀为民之心,常兴利民之举,是每一名党员干部的精神追求和行动指南。把握群众的新期待,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基于这种认识,今年以来,王益区委坚决贯彻中央转变作风“八项规定”和省市实施意见,深入开展“为民务实清廉”群众路线教育调研工作,着重在群众“最盼”上解难题,在群众“最忧”上下真功,以新风正气取信于民。由区委主要领导带队,成立社区、农村、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机关6个专题调研组采取不打招呼的方式与辖区企业、群众零距离问民情,摸实情,探民意;同时,按照行业和责任分工,区委以“机关转作风、干部受锻炼、群众得实惠”为目标,在区直部门和乡镇办组建56支党员干部队伍深入一线,在群众“最盼”上解难题,在群众“最忧”上下真功,在群众“最怨”上改作风。截至目前,全区各级各部门先后深入到20个社区、39个村,2756户群众家中;在60多家企业召开不同层面的各种类型座谈会,详细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所需,共征询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的意见和建议619条。

经梳理、归纳,王益区委将群众期盼总结为四大方面:经济实力强起来,百姓生活富起来,城乡环境美起来,人文精神树起来。

“群众的期盼,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王益区全力实施“项目带动、园区引领、统筹城乡、经营城市”四大战略,倾力打造“一轴两园”三大经济板块,奋力抓好富民强区“八大工程”,加快建设“五个王益”。

启动富民强区八大工程,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扎实开展“项目落实年”和“党员干部进企业包项目”活动,推行“四位一体”项目包抓机制,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切实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努力实现项目早建成、早运营、早见效。全区128名领导干部入驻70个重点项目,声威三期等18个项目建成投产投运,绿能LNG等43个项目正在抓紧建设,一诺陶瓷生产线等9个项目正在做前期准备。

与困难群众手拉手,帮他们一起渡过难关。区委、区政府领导带头走进困难群众家中,与群众手拉手结对服务。全区31名区级领导、54个部门挂点联系50个村(社区),与256名生活困难党员、群众结成对子,让群众诉求有渠道,需求有呼应,要求有结果。截至目前,共走访群众1931户6000人次,确定年内拟办好事实事111件,已协调解决群众反映问题181项。

创新服务群众模式,服务窗口移到一线。该区以“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为原则,重点推行社区“民情事务一站通”和农村“集中流动办公一站通”建设工作,区委在红旗社区“3+3+X”服务基础上,再次创新建立了农村集中流动办公模式,在乡镇设置农村集中流动办公点3个,在4个示范社区建立“民情事务一站通”,共受理群众申请事项678件,已办结656件,办结率达90%以上,共接待群众24260人次,为群众提供各类服务1200件次,有效加快了各部门由习惯管理向强化服务转变,由习惯审批向主动服务转变。

与此同时,民生工程大幕也徐徐拉开:2013年,全年续建和新开工保障性住房5200套,竣工交付560套,实施农村危房改造320户,搬迁地质灾害点等危险区域居民327户1031人;高标准开展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省级黄堡现代农业园区和2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年度建设任务;实施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全面启动农村日常救助及慢性病救助工作;推进全民创业,发放小额担保贷款5000万元以上,新增私营企业70户、小微企业40户、个体经营户600户;城市危旧建筑拆除饰新、公厕新建改造、环卫设施设备增减更新等民生工程相继竣工……发展成果正惠及越来越多的王益百姓。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