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王益区模块机制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王益区模块机制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作者: 出版日期:2011.08.12 点击数:0

【报纸名称】:铜川日报

【出版日期】2011.08.12

【版次】第2版(经济报道)

【入库时间】20111130

【全文】

本报讯 记者徐春成、通讯员王晶报道:今年以来,王益区紧扣“科学发展、富民强区”的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为主线,以重点工作模块为抓手,大力实施三产兴区、工业强区、农业突破三大战略,加快建设“一轴两园三基地”,全力以赴抓好黄堡重点示范镇建设、工业园区建设、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上半年,该区生产总值完成21.08亿元,增长14.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6.6亿元,增长17%,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01亿元,增长31.2%,地方财政收入完成0.71亿元,增长35.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2.02亿元,增长16.8%,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976元,增长26.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8780元,增长18.7%。

重点示范镇建设强势推进。黄堡镇总体规划、控制性规划和新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全部通过省住建厅技术审查。新镇区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为575.7亩,分为“商业服务区、社区服务区、保障性住房建设区、教育区、商品房开发区”五大功能区,可容纳居民1.68万人,其中保障性住房32万平方米,可安置回迁农民1.06万人。目前,征地补偿工作全面展开,总投资1052万元的新镇区主干道新城路正在招投标,新佳园一期保障房项目施工图正在顺利实施,黄堡社区服务中心项目申报立项。落实资本金2200万元,挂牌成立王益区城乡建设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助推重点示范镇建设强力推进。

园区建设夯实承接平台。成功跻身全省100个重点扶持的县域工业园区,成立了园区开发投资公司,投入2000万元助推王家河工业园区发展,筹建鸿福惠民小额信贷公司服务园区企业。全面完成了507亩征地补偿工作,新储备土地已完成测绘和编报。上半年,园区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亿元,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投资5370万元。围绕壮大支柱产业和培育新兴产业,全力开展招商引资,共引进新型纳米陶瓷铸造辅材生产线、仓储物流中心建设等8个项目,涉及资金8.9亿元,精洗煤等3个项目近期建成投产。

城乡一体化就业和社会保障示范区保障民生。上半年实现城镇新生劳动力就业3134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864名、“4050”和“零就业家庭”再就业1421人、农村劳动力转移922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59%。实施以创业带动就业战略,筹集200万元作为担保基金,为101户发放小额担保贷款924万元。区人力资源市场逐步完善,形成覆盖全区7个乡镇(街道)、19个社区的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区级公共就业技能培训基地项目可行性报告完成,区级大学生创业园建设待场所落实后即可招纳部门大学生进驻创业。

“鲜干果经济林、畜牧养殖、乡村旅游”三大农业推进农业突破。开展以鲜果“四大”关键技术和干杂果丰产“五大”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培训,累计培训果农1530人次。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优质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的意见》,扶持发展鲜干果经济林建设。高标准新栽鲜果2642.2亩、干杂果1798.2亩;实施优果工程,制定了《王益区果园管理考核办法(试行)》,建设千亩现代果业示范园1个;发展规模养殖业,禾田二期已建成标准化温棚猪舍35栋,盛发养殖场4个标准化鸡舍正在建设,全区生猪规模饲养量达到1.5万头,鸡饲养量23.8万只;实施移民搬迁120户537人,投资218万元的农发水保项目、投资638万元的七一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等4个水利项目进展顺利,建设水保林2410亩,恢复、新增改造基本口粮田4100余亩,发展节水灌溉3000亩。

住房保障保障模块改善困难群众住房条件。今年该区将新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30万平方米,力争年底竣工15万平方米。至6月底,已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28万平方米,竣工11.5万平方米,落实廉租住房补贴政策,新增保障606户,累计发放廉租住房补贴292万元,为237户群众落实了采煤沉陷区治理安置房。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