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王益区“三夏”服务跟着农民走

王益区“三夏”服务跟着农民走

作者:赵军平 出版日期:2006.06.16 点击数:0

【作者】 赵军平

【报纸名称】:铜川日报

【出版日期】2006.06.16

【版次】

【入库时间】20100601

【全文】

本报讯 “三夏”大忙时节,王益区各级积极行动起来,把服务送到田间地头,送到农民身边。$$ 伴随着公路村村通的实施,黄堡镇山干村三组的道路上,今年第一次出现联合收割机往来驰骋的景象,这让农民范军善的麦收变得格外轻松。“往年把人叫上,连人帮忙得三、四天,现在路修到地边啦,有二、三个小时就收完了,很快、很方便”,范军善惊喜地对乡亲们说。$$ 路通了,服务也送到田间地头。机手何胜利刚进入周家村一块麦地割麦,不料链条断了,他赶忙掏出“便民服务卡”,拨通服务电话请求帮助。半小时后,区农机站工作人员将链条接口送到了他的手里,不仅型号不差,就连价钱都跟自己平常买的一样。农机手何胜利感动地对机友说:“打完电话才半个小时,就把链子接口给我送到麦田,要是我自己去买得用两个小时,这节省了一个半小时,就能多挣100多块钱。”$$ 同何胜利一样,进入王益区作业的每一个机手,都有一张王益区农机管理站配发的“农业机械便民服务卡”,只要遇到什么难处,拨打上面的服务电话,农机人员总会在第一时间到现场帮忙解决。王益区农机站站长王喜社告诉记者,他们实行24小时电话服务,帮助机手联系作业区,运送配件、燃油,提供农机技术,一律免费。$$ “三夏”期间,王益区涉农部门和各乡镇推出一系列便民措施:区农业局组织技术人员到农村举办科技培训,散发有关复播、套种方面的资料;农机站成立了夏收农机服务队,开通24小时服务电话,同时派出技术人员进麦田、入麦场巡回服务,确保抢收抢打;各乡镇采取领导包片,干部入村的办法,将人员调整充实到“三夏”一线,围绕组织机收会战,抓好秸秆禁烧,服务农机作业等重点工作,为农民排忧解难,确保颗粒归仓。目前,王益区3005亩油菜已全部收割碾打完毕,44415亩小麦已收割38500亩,占应收面积的87%。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