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益区百万补贴掀起农村道路建设热潮
【作者】 赵军平王辉
【报纸名称】:
【关键词】 道路建设 新农村 村级 筑路机 通村公路 道路路基 路面 推土机 村支书 挖掘机
【出版日期】2006.06.08
【版次】
【入库时间】20100601
【全文】
本报讯 为有一条像样的通村路,王益区杜家塬村的乡亲们想了多年也盼了多年。6月2日,当推土机、挖掘机、筑路机开进村里,投资 100多万元的通村路正式开工建设时,村支书杜百龙欣喜地说:“从报批、勘测到开工,满打满算就是一周时间,速度就这么快,这是我没有想到的。”$$ 王益区交通局局长王敏祥告诉记者:这已是今年区上开工的第11条村级道路,后面还要开工8条,通村公路将达到19条,总投资1500多万元,总里程52.5公里,年底50%的行政村可通上水泥路或柏油路,两年内实现村村通公路。之所以出现这样好的局面,一方面是区财政拿出100万元用于农村道路建设,另一方面是除了在省、市补助的基础上,区上为农村道路路基每公里补助5000元,路面部分修多少补多少。$$ 大量资金投入和激励机制的双管齐下,让过去没人组织的农民有了主心骨。村看村,户看户,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农民从过去等着干到现在比着干,迅速掀起了全区农村道路建设大会战的热潮。目前杜家塬、石坡、宜古、王家河等村道路已开工,共铺设路基24.5公里、路面14公里,完成投资402.5万元,其中高塬和川口两条村级水泥路已经竣工。$$ 一条新路一个新村。塬畔村农民杜亚娥原来和丈夫一块跑运输,开始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在家里养了几十只兔子,却没想到这路一修好,客商就来得不断,粗略计算了一下,一个月能赚1000多块钱,一年收入近2万元,现在干脆在家里当起了老板。如今,塬畔村水泥路的建设已给乡亲们带来了可喜的变化,路旁已搭建温棚50多亩,新发展农家乐10户、养殖户4户,全村兔存栏净增2000只、猪存栏净增500头,一个以特色养殖、种植为产业支撑,集观光旅游为一体的新农村初具雏形。
- 1、王益区100万元补助农村公路建设 作者:王海涛,赵军平 年份:2006
- 2、故乡的小巷 作者:苏辑黎 年份:2005
- 3、梅花驿路(外一篇) 作者:钟祖基 年份:2008
- 4、古魂 作者:兰兰 年份:2007
- 5、马头山新农村的领路人:程庆军 作者:暂无 年份:2009
- 6、王益乡高塬村积极接受舆论监督 作者:许瑞峰安宁 年份: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