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王益区实施民心工程构建和谐社会

王益区实施民心工程构建和谐社会

作者: 出版日期:2011.02.28 点击数:0

【报纸名称】:铜川日报

【出版日期】2011.02.28

【版次】第2版(本地新闻)

【入库时间】20111130

【全文】

本报讯 记者姜兴民、通讯员王晶报道:去年以来,王益区委、区政府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通过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民生,将实施“民心工程”着力点放在为社会困难群体排忧解难上,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住房、社会保障等热点难点问题,改善和提高城乡群众生活质量,让更多的群众享受改革发展成果。

大力度改善城乡居民生活,暖民心。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工作的落脚点,高度重视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截至目前,全区完成职业技能培训1927人,其中农民工培训1060人。认真落实保就业政策措施,大力开展“春风行动”,组织开展招聘会8场,提供就业岗位5500个,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10049人,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1700余个,城镇新增就业3507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410人。同时,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区人力资源市场投入使用。

全面发展社会事业,聚民心。全区共争取各级科技扶持资金97万元,新发展民营科技企业2户,被列入全省首批十个12396信息服务大荔模式建设县区之一。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初步建成投入使用,成功举办了第四届机关干部运动会和“盛世王益”等多场文体活动;完成了3734套广播电视“村村通”设备安装,实现了全区20户以上自然村全覆盖。对全区6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了药品“三统一”,有效降低了群众就医成本;为全区14117名65岁以上老人免费进行了体检。计划生育“综合改革”新体制机制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稳步推进,出生人口符合政策生育率为98.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03‰;深入开展“母亲健康工程”,为5498名育龄妇女进行了免费检查,为1977名育龄妇女进行了治疗。

改善基础设施条件,顺民心。全面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和省级园林城市。加大环卫事业投入,投资182万元购置了垃圾压缩车、果皮箱、垃圾收集桶等一批环卫设施。全力开展市容环境整治,整治规范体育桥、大同桥等市场3个。积极实施公厕改造,对红旗街小学等5所学校实施了旱厕改水厕工作,免费开放了38所区属公厕。扎实开展210国道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先后实施了后洞二水泥厂、耀州窑对面山坡植树绿化及河堤加固等27项整治工程,总投资达1463.7万元。加强食品卫生监管,取缔无证经营单位170户,规范了经营行为。加强健康教育,开展了8次街头卫生宣传与咨询活动和学校食品卫生专项检查及公共场所卫生整治活动,举办了健康教育和病媒生物防治培训,在各社区、村开设《健康专栏》,使居民基本卫生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积极创建园林绿化单位,创建省级园林式单位1个,园林式小区1个,市级园林式单位2个,庭院绿化单位1个,完成城市义务植树7.1万株。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