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王益区废气发电年增税金三百万元

王益区废气发电年增税金三百万元

作者:成全勃辛成杜辉等 出版日期:2005.07.25 点击数:0

【作者】 成全勃辛成杜辉等

【报纸名称】:陕西日报

【关键词】 王益 增税 降低生产成本 资源循环利用 旬阳县 发展循环经济 废弃物利用 粘土制砖 基本农田保护 新型墙体材料 

【出版日期】2005.07.25

【版次】

【入库时间】20100601

【全文】

本报讯(记者 成全勃 通讯员 辛成 杜辉)长期以来人见人厌的废气、石粉、炉渣等废物,如今在铜川的王益区,都被变成了可再利用的生产生活新原料。这种以节约资源和能源为前提的循环经济,为该区经济攀升提供了新的支撑点。$$下石节煤矿过去是典型的能源开采大户,煤炭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气全部通过大型管道排向外界,既污染了环境,又浪费了资源。王益区委、区政府瞅准这个问题,2005年初,通过招商引资建成铜川化辰煤气层发电项目,总投资2400万元,年发电可达2500万度,产值可达1300万元,每年上缴税金可达300多万元。目前该项目已于今年6月建成并网发电,发电余热供矿区职工采暖和洗浴,提高了资源综合利用率,大幅度降低了企业和居民的用电成本。$$黄堡工业建材园区是王益区建材废弃物的主要产地,大量堆积的石粉和炉渣等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存环境,污染着周围数千亩农田。自该区开展废弃物利用以来,堆积的大量石粉和炉渣被用于混凝土掺料,利用率达到了80%以上,仅此一项,每年为园区企业节约资金数十万元。$$循环经济在王益区不仅只表现在工业上,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也迈上了节约资源的经济模式。在农户家中,秸秆喂牲畜,粪便变沼气,沼液还田施肥。沼气灯、沼气灶已成为当地农民必不可缺的生活资料,仅此一项,一年就可为一个4口之家节约燃煤、用电、化肥费用500多元。目前,该区已建成沼气用户1000多户,年可为国家节约燃料3000多吨,节电8万多度。$$旬阳县矿渣制砖年节约耕地上百亩$$本报讯 (通讯员 王高路 李炳智)旬阳县着力发展循环经济破解环境保护难题,在矿产开发、黄姜加工等废弃物开发利用中实现了变废为宝,走出了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环保和发展双赢新路。$$ 建材工业是旬阳新兴的支柱工业。$$几年前以粘土制砖的中小企业蓬勃发展,造成了大量粘土被消耗;而选矿企业年处理各类矿石约100万吨,尾矿渣对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县委、县政府将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问题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基本农田保护,下茬关闭了24家粘土砖厂。五联构元矿业公司率先开发出利用尾矿渣生产节能砖项目,在国内率先成功地把工业矿渣烧制成新型墙体材料,产品通过专业检测各项指标均达国家环保质量标准。目前,全县以页岩、尾矿渣为原料的砖厂共7个,年生产能力3亿块。据测算,全县每年可消耗尾矿渣60万吨,可避免120亩耕地遭破坏。$$医药化工是旬阳培育的主导工业。但是,黄姜加工中排出的废水含有大量被酸解的淀粉和纤维素,致使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支持和鼓励企业积极开展资源循环利用的科研攻关。县通运工贸公司2004年4月利用鲜黄姜发酵联产白酒和皂素获成功,现有生产流程改造后,年盐酸用量下降390吨,降低生产成本近40万元;污水排量减少1.6万吨,节约治污费用4.8万元。县恒源生物化工公司对现有生产流程进行改造,年盐酸用量下降60吨,降低生产成本4.5万元;减少污水排量2万吨,节约治污费用5.6万元。

3 0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