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益区用工业理念发展现代农业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09.06.02
【版次】
【入库时间】20101230
【全文】
本报讯 (记者 喜顺 通讯员 杜辉)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铜川市王益区重新审视区情,调整战略思路,将“农业突破”列入三大战略之中,用工业理念发展现代农业,着力实现干鲜果经济林建设、土地流转、农民增收三大突破。 孟姜女故里黄堡镇孟家塬村,是名扬省内外的“孟姜红”鲜桃的产地。为扩大栽植规模、增加经济收入,早在2007年,果农们自发成立了果业合作社,与周边68户村民签订了土地租赁合同,以每亩240元的价格承包土地283.7亩,栽植桃树9600株,现在已零星挂果,两年后将进入丰产期,收入可增加100多万元。60多岁的石发龙老两口,家里缺乏劳力,把家里的6亩地全部租给了合作社,如今他们俩除每年拿到1000多元的土地租赁金外,还入园打工,去年仅工资就有1万多元。目前,全村鲜桃栽植已达2000多亩,挂果1000多亩,仅鲜桃一项人均增收达到3000多元,实现了周边农民与合作社的“双赢”。 与孟家塬一梁之隔的李家沟村,把440亩土地折价800万元参与声威水泥二期工程建设股份,每年获得固定分红150万元,部分村民还在企业当上了工人,农民收入与企业效益实现了双丰收。 作为全市的土地流转工作试点区,王益区以土地流转为发力点,积极探索,指导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经营权,让土地发挥出最大的效益,让农民赢得最大的利益。 郝口村是黄堡镇最边缘的一个行政村,令人欣喜的是,土地流转被用在了干鲜果栽植上。村民李满民、陈万喜几位村民对山后的50亩土地进行承包,栽植干鲜果。万亩干鲜果经济林建设已深入人心。王益区把干鲜果建设作为今年的头号工程,用亩均200元的投入力度来扶持3个片区经济林建设。成立了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区人大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督查考核组,出台了11项保障措施和7项考核办法,进行重奖重罚。资金扶持力度之大、领导机构规格之高、督查督办力度之强、措施之硬、政策之优惠前所未有,为在全市率先实现农民增收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为了在农民增收上实现突破,王益区还实施了畜牧业养殖工程,成功引进了禾田、鑫安、正和、远大等养殖大户,生猪规模饲养量达到1.8万头,鸡30万只,肉牛3680头,有力地推动了养殖业向专业化、基地化、集约化发展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