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王益区流动党员成为流动红旗

王益区流动党员成为流动红旗

作者: 出版日期:2009.10.20 点击数:0

【报纸名称】:陕西日报

【出版日期】2009.10.20

【版次】

【入库时间】20101230

【全文】

本报讯 (记者 栗波 通讯员 杜辉 王晶)多年在外打工的王家河镇王家河村农村党员王崇旭,最近在广东省中山市自主创业,开办了华南路桥公司,并吸纳了41名村民异地就业致富。像王崇旭这样致富不忘众乡亲,以实际行动体现党员先进性的流动党员在该区还有很多。 近年来,铜川市王益区党组织积极挖掘,重点培育、重点宣传,从而影响和带动了一大批党员,形成了“一个典型带一批,一批典型带全体”的良好氛围。同时该区党组织还在管理机制和活动载体方面积极创新,主动打造了一系列促进党员教育的新型活动平台,让流动党员成为流动的红旗。 近年来,该区高度重视和加强流动党员的管理,积极搭建平台,鼓励流动党员创业致富。为使流动党员不忘宗旨,保持先进性,区委组织部制定了《王益区流动党员管理实施办法》,在流动党员中积极开展“示范”工程和“树典型、学先进、找差距、争致富”活动,引导组织流动党员外出学技术,返乡带群众、传技能,使流动党员无论走到哪里,都做到党的组织观念不减,党员党性意识不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变。针对流动党员多为农村青年党员,流出外省较多、流动性较强等特点,首先建立完善了流动党员服务组织,在7个街道(乡镇)建立了流动党员服务中心,在19个社区(村)建立了流动党员服务站,并公布了服务电话,做到为流动党员服务工作有载体、有场所,做到流动党员服务“全覆盖”。为使流动党员底数清、情况明,该区专门组建了工作小组,深入开展流动党员摸底调查登记工作,做到“一张表,三个清”,即流动党员填写一张外出党员登记表,做到外出时间清、去向清、从事的职业清,将已核实的101名流动党员信息录入微机,建立信息管理台账和信息库,对流动党员进行动态管理。同时根据流动党员流出的地区和流动时间等不同情况,分类建立了流动党员联系服务制度,对于在本地的流动党员,服务站积极营造条件,热情服务,让他们过上正常的组织生活,对于在外的流动党员,服务站采取每月不定期打电话联系,主动询问在外工作、生活情况,向他们宣传优惠政策,通报各类信息,要求他们努力学习党的理论和方针,合法经营,文明经商,为家乡经济发展作贡献,使流动党员无论走到哪里,都做到党的组织观念不减,党员党性意识不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变。该区注重与流动党员双向沟通,建立了流动党员与在家党员“一对一、多对一”的结对联系方式;全区各级党组织广泛开展访贫送温暖活动,及时为外出务工流动党员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做到“两个必访”:工作上遇到困难的必访。生活上遇到困难的必访。包括子女入学、生病遭灾等,都适时安排走访慰问,切实帮助他们解决最迫切、最实际的困难和问题,使流动党员无论身在何处,都处在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温暖下,切实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此外,该区在制定招商引资、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等政策时,对外出流动党员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奖励制度,在流动党员中进行广泛宣传,鼓励他们中的“小能人”回乡创业或回村担任干部,做到带资金、带项目、带技术、带信息、带经验回乡,从而带领更多的人致富奔小康。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