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先住院后付费”让王益百姓享实惠

“先住院后付费”让王益百姓享实惠

作者: 出版日期:2013.05.27 点击数:0

【副篇名】本报记者喜顺通讯员海燕

【报纸名称】:陕西日报

【出版日期】2013.05.27

【版次】5省内新闻

【入库时间】20130710

【全文】

“大夫,这会不会搞错了,这住个院你才收我200多块钱……”

前些日子,因病住进王益区黄堡镇中心卫生院的马村村民潘秀珍大妈,明明住院花了1224元,可医院却让她只交了257元。几经医护人员的解释她才知道这是沾了“先住院后付费”就诊模式的光了。潘大妈不仅不用交押金就能住院治病,而且院方也不着急催费,出院结算时她只需付清个人承担的就可出院了,其余的费用由新农合基金予以支付。

2006年底,铜川市新农合政策实施后,王益区结合区上实际情况,创造性开展工作,今年4月份率先在王益区黄堡镇中心卫生院实行了“先住院后付费”的就诊模式。这一模式的推广为患者及时就诊开通了绿色通道,对于经济不宽裕的患者省却了筹钱的麻烦,避免了由于未付费或暂时无法付费而延误治疗发生,增进了医患关系,减少了医患纠纷,方便了患者住院治疗,极大地方便了参合居民就医。

说起今年以来,王益区在新农合运行当中,不断创新新农合项目工作,从元月起推行新型农村合作“三卡一服务”模式(宣传卡、明白卡、住院医疗卡、一站式服务),到现在的“先住院后付费”的事来,赵家塬的周小仓感慨不已,“现在这农民真是掉进蜜罐子里了……过去农民看病都是小病忍,大病扛,攒够钱才敢去医院,往往把小病就拖成大病了,先不说花费多少,弄不好就没命了。现在住院看病,不用提前交纳住院押金,省去了不少麻烦……”

家住黄堡镇的朱某至今还念念不忘政策的好处。前年20来岁的孩子因患白血病给原本生活就拮据的家庭造成巨大的压力,前前后后一年多时间里,孩子住院治疗花费了30余万元,高额的费用使这个家庭债台高筑,民政干部在走访中得知情况后,将大病救助这个好政策及时送到了这个家庭,使他享受到了政策的最高标准,2011年对其进行医疗救助最高标准10000元,2012年《方案》修改后,对其进行医疗救助58000元,有效的缓解了看病难的问题。

链接:

近年来,王益区新农合门诊统筹乡、村补助比例分别提高到65%、75%,统筹区域内住院补助达80%以上。同时,外出打工的参合农民享受本地同级别的补偿比例,比往年提高了30%-40%。2008年以来,全区新农合参合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2013年参合率达99.5%,累计补偿28万余人次,补偿金额3300余万元。目前,“先住院后付费”的就诊模式在铜川尚属首例。

2007年王益区被确定为全省医疗救助工作试点区,2011年王益区打破城乡区分,取消原《暂行办法》中病种分类,根据住院费用按比例救助,标准按60%给予救助,最高10000元,超过救助标准(超过2万元)后剩余部分进入二次救助再按30%救助的比例给予救助,最高救助标准为50000万元。同时开展了《铜川市王益区城乡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工作》直接结算。同年对城市低保对象实行日常医疗救助,每年发放一定数额的医疗救助卡。仅2013年共开展城乡医疗救助35218人/次,发放城乡医疗救助金772.91万元。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