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益百名党员干部下乡结穷亲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3.03.17
【版次】6省内新闻
【入库时间】20130430
【全文】
本报讯 (记者 喜顺 通讯员 王晶)只有感同身受、设身处地,才能把群众的小事当成大事情。2月份铜川市王益区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党员干部下基层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项目)集中走访活动,让党员干部在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为民服务第一线转作风、干实事、求实效。
2月27日,记者在王家河办事处圪堵村佘继民家,看到两位老人热情地接待两位年轻人,从熟悉程度记者以为是他的亲戚,可聊的内容听起来却是果业方面的技术活。原来68岁的佘继民家里一共5口人,儿女都在外打工。佘继民患有高血压,老伴有脑梗,俩人常年看病吃药。佘继民家里一共有10亩地,常年种植玉米。近年来,在王益区委宣传部和区史志办的包抓帮扶下,不仅帮他们申办了低保补助,而且帮他们办理了农村新合疗。谈起两位老人的需要,佘继民感叹地说:“现在党委、政府对我们都很好、很关注,家里有啥紧急的事情村上也会帮忙,但是在外打工的孩子们说春节火车票不好买,过节也都没回来,就是希望孩子们有空的时候多回来看看我们,希望36岁的儿子快点结婚。”随之,关于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便被党员干部们迅速记在了民情日记上,党员干部电话联系卡也再次送到了佘继民老人手中。
随后,记者来到了村上的活动场所,村民们三三两两的在外晒太阳。66岁的蓝有财说起了去年家里的收成情况喜忧参半。“去年是个苹果的小年,村上来的客商不太多,价钱也卖的不是很好。今年年初,村上组织去黄龙县学习种植果树,看见人家村上的苹果种的美得很。其实咱这的苹果也很好,就是防止苹果腐烂病的效果还不是很好,希望能增加技术,另外村上要再能成立个果业协会,今后卖苹果就不发愁了。”来访干部一一记下了村上果农的想法。
说起到群众中去,真正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愿、所盼,解决群众所盼、所急。王益区委书记王春梅说,“这项工作不仅要‘输血’更要‘造血’”
目前,王益区23名区级领导每人联系一个重点村,54个区级部门与39个行政村结成帮扶对子,组织选派区、乡两级100余名党员干部与困难群众牵手,为基层解决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