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区为王益经济插上腾飞翅膀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09.12.08
【版次】
【入库时间】20101230
【全文】
本报讯 (记者 喜顺 通讯员 王辉)财政穷、工业弱一直是制约铜川市王益区发展的主要因素,为扭转这一被动局面,该区果断调整发展思路,以西铜高速公路为依托,将“一轴两廊四园区”与工业园区建设有效结合起来,通过产业招商、园区推进、政策吸引等新举措,拉开了强攻工业的序幕,为经济插上腾飞的翅膀。 临近年末,在王益区四大工业园区内,项目建设你追我赶,发展势头强劲,在黄堡现代建材工业园区内,大型机械发出轰鸣声震耳欲聋,大型货车不停地穿梭在工地上清理土方,工人们正热火朝天的加班加点施工,汗水已将身上的衣服湿透。在天博陶瓷建设工地,当记者谈及企业投资热情为何这么高涨时,该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与王益区政府对企业的细心呵护是分不开的,今年,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建设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是王益区政府在政策、资金、基础设施建设上给予了我们大力帮助,使企业在年底就能竣工投产,让我们觉得在王益投资值得、放心。” 随着该区四大工业园区内供排水、排污、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完工,迅速成为吸引大企业的强力“磁场”,短短几年间,就吸引了以声威水泥为龙头,建秦水泥、铜城水泥、铁龙水泥等为代表的建材产业集群,目前,建材园区产值已达到8亿元,年上缴利税2亿多元。 优质的陶土资源为发展陶瓷业提供了优势条件,该区始终瞄准高新陶瓷技术,跟踪并转化高新技术陶瓷科研成果,形成以功能陶瓷为主,传统日用瓷、建筑卫生陶瓷相结合的生产基地。目前,投资6000万元的天博墙地砖生产线和投资4500万元的骊山墙地砖项目已点火试生产。 纺织服装业是王益区振兴区域工业的又一具体实践,该区审时度势,积极盘活辖区闲置资产,并以鑫源纺织为龙头,壮大华信西服、金针等服装企业,继续认真做好现有服装企业的扩能提效和技术改造工作,目前,投资1.3亿元的鑫源纺织二期200台布机项目基础工程已开始建设,华信“轩州”西装品牌也以声名远扬,市场竞争优势得到进一步提升。 该区打破机械加工企业隶属关系,将耀州窑文化园区和东昌公司陕重汽合作项目紧密结合,整合装备制造业,引导企业扩能提效,并解决好企业生产经营中煤、电、运和流动资金等方面的困难,确保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努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