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王益区地方财政收入突破亿元大关

王益区地方财政收入突破亿元大关

作者: 出版日期:2010.12.23 点击数:0

【报纸名称】:陕西日报

【出版日期】2010.12.23

【版次】第5版 (市县新闻)

【入库时间】20110412

【全文】

本报讯 (记者 喜顺 通讯员 杜辉)日前,从铜川市王益区传来喜讯:截至12月17日,王益区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0040万元,首次突破亿元大关,提前超额完成财政收入任务。 王益区地处铜川老市区,“区划规模小、经济总量低、失业人员多”是人们对几年前王益区的整体印象。2005年,王益区地方财政收入仅有2900万元,如何跨出“典型的吃饭财政”的怪圈,有更多的钱为百姓办实事,成为王益区为之不懈奋斗的主旋律。为此,王益区紧紧抓住发展这一第一要务,规划了3年递增目标,2008年,全区地方财政收入实现6518万元,2009年,地方财政收入首次突破8000万元。怎样才能继续保持这种良好的增长态势?2010年初,区委、区政府自我加压,把“年内实现地方财政收入过亿”的奋斗目标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在全区人民代表大会上公开向全区承诺,激励干部群众把发展的步子迈得更好更快,实现县域经济的“提速、增效、进位”。 为了让这一承诺变为现实,2010年,王益区紧扣“发展、民生、稳定”三大主题,抢抓机遇,着眼长远,大力实施“三产兴区、工业强区、农业突破”三大战略,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壮大产业规模,培育新的增长点,把项目建设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借助西洽会、农高会、世博会等会展平台,引进项目16个,涉及资金15.8亿元,其中投资上亿元的项目4个,建成投产13个,为王益区经济发展增强了后劲;扩张升级第三产业,引进了乐陶商都汇新商城、真爱时代商务会所、世纪家乐购物中心等一大批物流餐饮服务项目,肯德基、德克士等一批国际知名品牌入区投资,深入推进全民创业,发展个体经营户1008户,私营企业102户,形成了红旗商业密集圈和川口至河滨路的三产服务业聚集带,王益区作为全市餐饮娱乐和休闲购物中心的地位进一步巩固。目前,全区非公有制经济对财政贡献率已接近50%;着力壮大“现代建材、装备制造、纺织服装”三大支柱产业,认真把握工业园区化、产业集群化的发展趋势,规划建设了黄堡、王家河两大工业园区和水泥、陶瓷、纺织服装、装备制造四个产业集群,推进基础设施向园区配套,产业发展向园区集中。通过项目整合、出台投资优惠办法等措施,吸引了20多个工业、商服和人居项目入驻园区并建成投产,工业园区也成为全区最活跃的经济增长板块;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高标准建成了三个片鲜果基地,新栽鲜果5476.9亩、干杂果4365.7亩,正大百万肉鸡、禾田生猪、兴旺种猪、正和秦川牛、绿源养鸡、正大肉鸡等10多家规模养殖企业落户辖区,农业产业化的格局已逐步形成,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增长极。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