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益区:今年春节吹“新”风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1.02.21
【版次】第2版 (要 闻)
【入库时间】20110412
【全文】
通讯员 王晶 本报记者 王永锋 大红灯笼高高挂,家家户户贴春联,烟花爆竹迎新春……在党的强农惠农政策春风吹拂下,兔年春节,在铜川市王益区黄堡镇孟家塬村,我们处处感受到了拂面而来的阵阵“新”风。 “今年过年不给老爷子买烟、酒了,我给他买回来一台笔记本电脑,以后不但可以上网寻求致富信息,还能通过网络随时和我保持联系。”大年三十,在北京打工的闫小龙匆匆赶回到农村老家。 国家出台的家电下乡财政补贴政策,让很多村民在置办年货的时候,都“瞄”上了冰箱、空调、电视等“大件”。就连人们走亲访友时送的礼品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一箱箱包装精美的礼品,取代了以前一篮篮的糕点、水果。除了几样必备的礼品外,串门时提的酒已变成精装的,水果也是整箱整箱的提,还会再选购些牛奶、果汁等礼品。”村民赵九菊说,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村民走亲戚送礼也讲究了许多。 大年初四,在孟家塬村的农家书屋里,几个村民正围着书柜挑选着村上新买的书籍,特别是关于种植鲜桃科普知识的书籍,备受村民的喜爱。46岁的史喜全,家里种植2亩桃树,每亩收入3000元左右,为了让桃子结得更大、更甜,他利用春节空闲时间,大量查阅有关桃树修剪、防虫等科普知识,为自己“充电”。如今,在广大农村,比谁致富快成了新的风尚。 兔年春节,村民们过年的习俗正悄然地改变着:喝酒打牌的人越来越少了,筹划来年如何致富的人越来越多了;过年呆在家里闲聊的越来越少了,早早动身开始干活的越来越多了;还有不少村民聚在一起讨论致富经验,谋划美好生活。
相关文章
热点排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