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王益民:用爱点亮芳芳求学路

王益民:用爱点亮芳芳求学路

作者: 出版日期:2009.11.03 点击数:0

【报纸名称】:今日德清

【出版日期】2009.11.03

【版次】第05版:民生

【入库时间】20130610

【全文】

王益民(右)向李芳芳(左)送上助学款

李芳芳(中)的求学路将更加平坦

□记者姚海翔文/图

11月1日,老天已显现了“变脸”的征兆,“立冬”的脚步逐渐临近。而爱的初阳却给德清综合高中的李芳芳带来了阵阵暖意。当天中午,位于武康的浙盟灯饰负责人王益民兴冲冲地来到新市,将自己新店开张节约的2000元塞到了李芳芳手中,并表示将一如既往地关注芳芳每一步的成长。

12时40分左右,王益民来到李芳芳寄养10年之久的新市镇城东村木场头组45号徐忠家里。6岁时,芳芳随生母离开了湖南老家。10年前,生母从她的生活中消失。在德清众多好心人的资助下,她的学习、生活才有了依靠。当了解到10年来并不富裕的徐忠夫妇无偿扶养芳芳、把芳芳当成亲生的女儿时,王益民掏出2000元塞到芳芳的手中,对徐忠夫妇说:“你们的行为让我感动。有什么困难,我会随时伸出热情的手。”

芳芳的班主任徐德朋说,芳芳在德清这么多好心人的关心下才一步一步进入高中课堂。担任芳芳的班主任后,他格外关注她的一举一动。徐老师说,他经常发现芳芳为节约每一分餐费,吃最便宜的菜。他多次劝导,希望芳芳以良好的身体和优越的学习成绩来回报每一位好心人。得知消息一起专程送李芳芳回来的校团委沈杰老师说,将通过全校团员的共同努力,加入到王益民的爱心行动中。

“做企业如同做人。”在2007年出资1万元设立“益民报国奖”、目前已奖励30多名优秀军人的王益民非常热心公益事业。早在2003年,王益民得知德清籍西藏兵夏忠伟家境困难、妹妹面临辍学,他及时将慰问金和慰问品送到夏忠伟父母手上,并连续3年送上慰问金,让其在部队安心服役。2005年,莫干山某部雷达连营房的照明灯全部被雷击打坏,王益民又把价值数千元的电子节能灯送到山上。今年3月,他出资数千元为武警战士改善了电视收看设施。每逢过年过节是他最忙的时间,到敬老院看望老人、慰问扶助贫困学生。今年是纪念解放战争60结束周年,王益民出资5000元和我县其他几位拥军人士修缮了龙山革命烈士纪念碑。王益民说,他是在尽一个企业主的社会责任。

采访时,记者了解到,王益民的每一次爱心举动,都得到了妻子姜湘红的全力支持。2008年,一场大地震给四川人民带来了灾难,正和丈夫在广东购货的姜湘红,看到市场内设有为灾区募捐的捐款箱,她将其它原本计划购置生活用品的款项全部投进了捐款箱。回来后,又参加了广场捐款和社区捐款,先后共捐出一万多元。在王益民夫妇俩的影响下,就读高校的大女儿王维一,将自己暑假期间打工所得的1000元捐给了高中时身患白血病的同学。王益民玩笑道:“父母给我取名叫益民时就注定了,就是要让我多利益于民。”新闻回放:

2002年的儿童节刚过,新市镇东栅头的平桥菜市场,一位小女孩守在摊前。她就是李芳芳,6岁时随母离开湖南老家,在三合乡华兴村生活一段时间后,10年前,生母借口逛武康展销会,一去不返,从她的生活中消失,李芳芳随母所住的男主人带着她来到新市镇,并租住在新市镇城东村木场头组45号徐忠家里,后男主人将李芳芳留在租房内独自出走。徐忠夫妇无私地扶养起李芳芳。原《莫干山报新视窗》先后以《“我要读书”》(2002年6月11日)、《“‘潇湘三毛’,哪里才是我的家”》(2002年6月14日)进行连续报道。报道引起许多热心人的关切,新市镇党委政府让失学多年的芳芳重新走进了校园。在德清好心人的资助下,她的学习、生活有了依靠。因高中阶段就读需提供相关户籍证明,今年3月,在县委书记王勤的关心下,李芳芳的户籍问题终于得到解决。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