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家园臭水整治还待时日 王益芳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0.10.29
【版次】第A03版(常州新闻.民声调查)
【入库时间】20110110
【全文】
一条臭水沟,去年反映时得到承诺,和中吴大道改造时一并整治;可等来等去,中吴大道早就改造通车了,这一并的整治却仍然没有踪影。本周,政风热线再次接到市民的求助电话。
去年2月,市民秦女士向政风热线反映,与她家一墙之隔,有一条叫后周浜的小河,就是一条臭水沟,整天散发出难闻的臭味,让她家窗户不敢开,甚至连底楼的卫生间也不敢用,因为一用卫生间,就会溢出臭水。
后周浜为何如此臭不可闻呢?政风热线记者调查发现,由于附近的复兴家园建设时没有敷设污水管道,居民的生活污水全都直排到了这条河里。这条河上虽然有一个防洪闸,但平时都不开,小河就成了死水,味道当然就难闻了。当时,正好天宁区上政风热线,在接到反映的当天,记者便和天宁区环保局、水利局的工作人员来到了现场。现场勘察发现,这条河没有工业废水流入,又黑又臭的污水只有在洪涝期间才会流向白荡河,平时居民的生活污水根本不能排走,就只能留在河里变臭发酵了。对此,天宁区环保局环境监察大队副大队长顾亚伟称,由于此地暂时还不具备接管的条件,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得等中吴大道改造完毕,等管网铺到这里后,逐步把企业和居民的生活污水进行雨污分流,接进管网后,后周浜河水的水质才会逐步改善。
有了这样的答复,居民们开始耐心等待,可中吴大道改造完毕通车了,但臭水沟仍然是臭水沟,不见有人来管。本周,无奈之下的居民们只得再次拨打了政风热线。他们称,街道、环保局、水利局等几个部门他们都找遍了,但得到的答复都是“要几个部门协商解决”,那么,究竟要协商到何时,臭水沟问题究竟由哪个部门来解决?
本周,建设部门上线,由于其下属单位——常州市排水管理处具有“承担全市生活污水(含部分工业废水)的处理;污水设施的建设、运行和管理”等职能,政风热线将这一问题摆到了排水管理处面前。
周一下午,政风热线记者和市排水管理处有关工作人员再次来到现场,市排水管理处工作人员在查看了现场后表示,现在这个臭水沟里的污水到底是生活污水还是工业污水,还不很清楚。而且,由于复兴家园属老式自然村,目前不具备雨污分流接管的条件。
那么,对于城市里的这条臭水沟,到底是否有办法彻底整治,还市民一个宜居的环境呢?10月27日下午,记者再次来到市排水管理处采访。
市排水管理处处长许光明称,一条河道的整治,涉及多个方面,从截污开始,到水系的沟通、清淤,河道的整治,以及工业污染源的控制,再到生态的修复,这其中,必须多部门联动,通力合作,长效管理,才能将河道真正治理好。具体到后周浜这一断头浜,许光明指着相关地图告诉记者,后周浜属白荡河的浜头,原来与白荡河相通,复兴家园旁的排涝泵站——荡南泵站将其与白荡河隔开,由于这一泵站承担防洪重任,平时不可能开闸,后周浜就成了死水一潭,黑臭也就不可避免了。由于此处由天宁区管辖,他们对此情况并不了解,既然现在知道了此事,他们表示将对河道进行摸底调查,看此河道究竟接入了多少生活污水,多少工业污水,要采取怎样的措施进行治理,同时,他们也会主动积极地与天宁区以及市环保、水利等部门协调,商量方案,落实责任,争取列入清水工程计划,让综合治理措施早日实施。
一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