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益真金白银兑现庄严承诺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4.03.28
【版次】第5版:省内新闻
【入库时间】20140420
【全文】
工作是否好找?五保老人如何安享晚年?看病就医是否便捷?文化活动是否更丰富?这几年,王益区一项项民生领域的重大改革相继“破冰”,面对全区20万人民,王益区将新增财力和财政支出的80%用于改善民生,真金白银兑现庄严承诺。
A 巧打算盘改善民生“加减法”
“创业初最艰难的时候人都懵了,是小贷政策给了我创业的希望和劲头,要不还真不知道怎么养家糊口呢?”提起当年创业历程,孙波露出不好意思的笑容,开玩笑似的调侃着。
三十六七的孙波是2001年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毕业的大学生,忆起当年的创业路,脸上表情顿显凝重。“走出校门,前方的未来和事业那真的是一片茫然……”用他的话说,“当年从学校毕业后我是啥都干,啥都没见干成样的,但是还心高气傲一心想干出个名堂来,看看自己到底有几斤几两。”孙波刚做起的创业梦就给破灭了……
当年的下半年,无意中的孙波转到方舟广场,看到了区人社局搞的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宣传,心中又燃起了创业梦。当年8月17日,在王益区人社局的帮助下,他贷到了50万元的创业资金,解了燃眉之急,孙波的“老板”梦也就在这第一笔50万元中渐渐走向完美。2013年他们公司又参加了铜川市首届创业大赛并获得了全市二等奖的优异成绩,同时也获得了贴息贷款100万元的创业资金,再次解决了企业发展中融资难的问题。说到这时,孙波激动地拿出当年参加创业大赛的荣誉证书和写着100万的创业资金牌,心中喜悦无法掩饰。
说到“民生情怀”的担当,王益区就是让百姓收入逐步增长。他们在改善民生的同时巧打算盘做好“加减法”。一方面要努力保障就业、提高群众收入,做好“加法”。另一方面要通过减少群众在就业、住房等各方面的支出,做好“减法”。通过这“一加一减”,使人民群众更多更好地分享发展成果。
近年来,王益区委、区政府庄严承诺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认真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三年来累计完成就业培训5741人次,发放小额贷款1.78亿元,新增城镇就业12850人次,劳动力转移就业26949人次。
B 幸福指数标注民生成效
3月20日晌午借捐赠树苗的机会,我们来到了王益区中心敬老院。大老远记者就听到一个老人的声音,“你说这人老啦,要是没个人照顾也怪恓惶的……年纪大腿脚也不听使唤了,人也不中用了,要不是来这么好的地方,还都不知道咋活呢……”区民政局杨梅局长说这位老人叫熊进财,每次看到有人来敬老院,他就会拉着人的胳膊讲述他来这里的好。
今年76岁的熊进财是王益区王家河冯家河村人,一辈子单身无儿无女,腿脚不便,无经济收入,成为王益区农村五保户。在家时,熊进财一人住在村子偏僻处的旧土窑洞中生活,打水也得走半个小时,一年到头,换洗衣服就那么两套,真有个头疼脑热也没人照应。熊进财告诉记者:“这辈子没住过这么好的地方,没享受过这么好的待遇,他们带我去医院检查身体、打扫房间、提热水,吃饭、理发、洗澡啥都不用操心,每月还给发钱呢。”现在他在敬老院没事了听听广播,和志愿者聊天,到敬老院的生产地里摘摘蔬菜,生活过得悠闲自在。
王益区中心敬老院是该区唯一的一座敬老院,入住的五保老人每年递增上升,居住在这里的五保户们幸福地生活着,阳光下,老人们有在花园里种花的,有在院子里聊天的,还有老人在秋千架上荡秋千的,欢声笑语回荡在宜古村的上空……
近年来,王益区不断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加快发展养老事业,建设农村互助养老示范点。新建农村幸福院16个。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8%以上,并落实了丧葬费补贴政策。2012年,王益区被评为全省民政工作先进区。
C 文化惠民工程为百姓幸福生活加“码”
“老大爷、老大妈,雨这么大,来我们馆里躲躲雨也歇歇脚吧!”这是王益区文化馆工作人员真诚的呼唤。前一阵子的一场雨让学校门口的家长们无处躲雨,他们焦急地等候在学校门口,接孩子放学。区文化馆的工作人员看到这样的场景内心焦急不安,眼看着隔壁小学的学生就快放学了,校门口站着排队的家长,一些老年人为了接孙子放学,已经被雨淋透了衣裳。看到这样的场景,区文化馆的工作人员二话没说,边喊边搀扶着他们进馆里躲雨。在校门口等了很久的张大妈,也被雨淋了个通透,她四处寻找,也没有一处可藏身之地,这时她顺着声音回头一看,原来是馆里的工作人员,接孩子久了,自然也就认识了他们。好多人跟着进馆了,张大妈也被工作人员搀扶着来到文化馆大厅里坐下,工作人员递上了热水,张大妈的心里有一股子说不出的高兴和喜悦,其他进来的人也都一个个到饮水机前排队接水喝。还有一些人上了2楼图书室去歇息,李大姐来馆里最爱去的就是图书室,她说:“我平日就爱看书,加上这里的图书室跟超市一样,提的包、买的菜都有柜子给锁着,坐的凳子还非常舒服,你说这么好的环境,我能不喜欢吗?”每天,来文化馆歇脚的、看书的络绎不绝,这里已经成了他们休息的好去处。
近年来,王益区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不断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辖区“两馆一站”免费开放,农村(社区)文化室、图书室和农村广播电视户户通实现了全覆盖。率先实施文化人员免费培训,文化器材免费配送的文化惠民工程,在全市率先创建的“社区文化大广场”和“农村文化大舞台”让百姓在家门口乐享文化大餐,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传播了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