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王益区打造区域特色农业为新农村建设提速

王益区打造区域特色农业为新农村建设提速

作者:赵军平杜辉 出版日期:2007.04.04 点击数:0

【作者】 赵军平杜辉

【报纸名称】:铜川日报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业发展 特色产品 奶牛养殖 专业村 农村工作 无公害蔬菜 标准化饲养 农副产品深加工 老市区 

【出版日期】2007.04.04

【版次】

【入库时间】20100601

【全文】

本报讯:特约通讯员赵军平、杜辉报道:王益区认真学习中央一号文 件,结合辖区农村多分布在老市区周边的实际,把发展区域特色农业作为 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抓手,加快一村一品建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和谐,为新农村建设换档提速。$$ 加快一村一品建设。区委、区政府研究制定了《王益区“一村一品” 10村示范整体推进工程规划》和《实施方案》,列出专项资金,利用孟 家塬、常家河、孙家坳等典型的示范效应,按照“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全 村、一村带多村、多村成产业”的思路,将其列入涉农部门、各乡镇及包 村单位的目标考核之列,引导全区各村立足实际,挖掘资源优势,培育发 展特色产品和特色产业,打响特色品牌。以科技入户工程为载体,组织科 技人员深入专业村,推广实用先进技术,开展科技服务。推进果牧菜三大 主导产业,栽植干鲜果5000亩;以奶牛养殖为重点,大力推广规模化养 殖和标准化饲养,建成孟家塬奶牛示范小区;发展无公害蔬菜5000亩。 依托区内奶牛养殖、苹果种植、家禽养殖等专业村的特色产品,加大对齐 天乳业、“琥珀红”苹果白兰地酒厂、袁全国烤鸡蛋生产线等龙头企业的 扶持力度,扩大农副产品深加工的规模和档次,走“市场+企业+农户” 的新型农业发展的新路子,逐步实现农业生产低水平经营向产业化经营的 转化。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狠抓川口、孟家塬、常家河等 8个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树立全区新农村建设样板,高起点启动 并完成剩余31个村的村庄规划工作,带动全区新农村建设工作整体推 进。强势推进招商引资,年内争取国家投资4000万元,招商引资3亿 元,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2个。借助企业带动相关产业农民就业,增 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同时,依托工业园区、工业基地和繁华街市的有利条 件,积极发展小加工、小服务等二、三产业,创造就业岗位吸纳农村富余 劳动力,加快农民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的转移速度,以工补农、以 工带农、工农双赢。

3 0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