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心为孩子铸造未来
【副篇名】――记市级教学能手、王益区卓越幼儿园教师沈亚娟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3.08.11
【版次】第C04版(教育)
【入库时间】20130830
【全文】
2001年,沈亚娟毕业于湖北襄樊师范美术专业,带着豆蔻年华的激情,带着慈母般的心灵,带着对未来的憧憬,迈进了幼儿园的大门,跟最年幼的人在一起。于是,她成了“蹦蹦跳跳的大人”,“长不大的孩子”。从此开始了普通的幼教工作。
有人说:“幼儿园是最容易教的,却也是最难教的。”这句话乍一听起来很矛盾似的。但是在她从事教幼儿教育以后,却对这句话的内涵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说容易教是因为孩子们什么都不懂,教的时候任你发挥;说难教,也是因为孩子们什么都不懂,所以要教好他们,除了应该有足够的耐心之外,还必须有足够的爱心和责任心,所以幼儿园教师的师德尤其重要。而且,幼儿园教师除了象一般的教师一样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和师德之外,还必须有一颗童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和孩子们交流沟通,更容易让孩子们接受你所传授的知识和经验。
她说,一个合格的幼儿园教师,既是严父,又是慈母;既是教师,又是保姆,应该把自己的全部的爱奉献给每个孩子。在工作中她就是这样把自己的爱灌注给每一个孩子,注重掌握每个孩子的特点,因人施教,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在活动中,她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学习热情和内在动力,增强幼儿合作意识,使幼儿在自主探究中求知,在合作研究中求索。此外,她还结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及特点,和配班教师在日常教育工作中抓住各个环节来组织幼儿独立观察,认真思考,培养幼儿的兴趣,开发幼儿的智力,使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发挥。
爱是幼儿的一种迫切的心理需要,教师与幼儿之间建立起良好的感情联系,能使幼儿产生积极、愉快地情绪。2001年以来,她先后教过小、中、大各年龄班,通过工作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能根据不同年龄幼儿的身心发展和教育要求进行创造性的教育工作。在一日的活动中,她始终坚持保教结合的原则,关心每一位幼儿,对孩子充满爱心,她深知热爱孩子是教师实施教育的重要前提,没有对孩子的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小班幼儿刚入园时,总会出现哭闹现象,甚至害怕到园。孩子缺少的是安全感,是能够被爱的安全感,当然中班、大班的孩子对安全感和老师的关注也特别的需要。在她看来,语言的表达固然重要,但肢体语言的作用不容忽视。当幼儿清晨来园时,会给孩子一个亲切的拥抱,让孩子感受到她的爱是真切的;当孩子在睡前想妈妈时,她会走到孩子的床前摸摸他的小脸,然后轻轻告诉他:“沈老师最喜欢你了!”“今天你真棒”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到关怀与被爱。
“教育儿童的事业是要求对儿童有伟大爱抚的事业。”对于一名的幼儿园老师来说,要真正爱上许许多多与自己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孩子,且要爱得公平、爱得得法,那是不容易的。爱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是打开幼儿心灵之窗的一把钥匙。就是在这个爱的过程中,沈亚娟很注重平时的积累,将日常工作中的反思、收获和点滴启示记录下来,以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她说:“作为教师,必须有一颗博爱且宽容的心。对于孩子们,不能存在偏爱,要一视同仁;对于不听话、容易犯错的孩子,也不能恶语相向,要有耐心的给他们讲道理,用爱心打动他们。孩子是最敏感的,谁对他好,谁对他不好,她是很明白的。”
沈亚娟自从踏上工作岗位的那天起,一直坚持努力以自己的全部热情和爱心去滋润每一个孩子的心灵,她说:“铭刻在心的是我的责任,我是老师,我要给这些寻梦孩子引路,倾注自己全部的爱心,为幼儿的成长铺就一条阳光之路,付出自己全部精力,用自己的爱心和孩子们一起绘制动人的五线谱,共同弹奏美妙悦耳、经久不息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