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王益楠:游出生命的精彩

王益楠:游出生命的精彩

作者: 出版日期:2011.01.05 点击数:0

【报纸名称】:余姚日报

【出版日期】2011.01.05

【版次】第2版(要闻)

【入库时间】20110308

【全文】

200米个人混合泳―S8级银牌、100米仰泳―S8级铜牌,虽然有亚残运会两块沉甸甸的奖牌挂在胸前,王益楠的脸上却难掩失望的神情:“我要的是金牌,今年的全国残运会我一定要站到最高的领奖台上。”这就是王益楠,一个倔强而又自信的残疾运动员。

今年22岁的王益楠是黄家埠镇横塘村人。因为右脚先天性马蹄内翻,虽然做了矫正手术,但他的右腿仍比左腿短几厘米。不过,在父母、家人的关心呵护下,王益楠从没受这个先天性缺陷的影响,一直无忧无虑地生活着。童年的他顽皮活泼,还特别喜欢游泳,家门口的那条小河成了他成长的乐园,也为他今后的人生铺就了一条成功的道路。

王益楠能走上专业游泳之路,还要从他4年前参加全市首届残疾人运动会说起。当时,没有经过任何正规训练的王益楠代表黄家埠镇出战,就是这个连游泳比赛中最基本的翻身、运气都不懂的鲁莽少年,却在比赛中“一举成名”,拿下了100米自由泳的冠军和50米自由泳的季军。

随后,王益楠代表余姚市参加宁波市第七届残运会,又夺得了3个项目的银牌。正是在这次比赛中,他的游泳天赋被宁波的一位游泳专业教练相中,并说服他的父母让他暂停学业,去宁波接受专业训练,备战浙江省第七届残运会。后来,他又因为在省残运会上的出色表现,代表浙江队出战全国第七届残疾人运动会,并和队友一起夺得了4×100米游泳的银牌,创下了浙江队在历届全国残运会中该项目的最好成绩。

从一个乡村少年迅速成长为一名出色的残疾人游泳健将,年轻的王益楠只经历了短短9个月的时间。算上参加本届亚残运会,他也只是个拥有4年“泳龄”的年轻队员,能够在强手如云的泳池中脱颖而出,王益楠靠的是拼搏、靠的是比别人多得多的艰辛与付出。

这些年,在萧山的省游泳队训练基地,王益楠每天是和吴鹏、孙扬这些国内泳坛的顶尖高手一起训练的,每天训练五六个小时,至少游七八千米。为了备战亚残运会,从前年开始,王益楠的训练量进一步加大。高强度的训练,即便是那些从小就在泳池中摔打的专业队员也要拼尽全力,对于王益楠这种“半路出家”的残疾选手而言,艰苦程度可想而知。每天训练结束,他总感觉浑身的骨骼像散了架一般,担心自己第二天还有没有力气再回到泳池边。可是,王益楠最终咬着牙挺了过来,坚持到了2010年第七届亚洲残疾运动会比赛的那一天。

2010年12月15日,王益楠出现在亚残运会男子100米仰泳―S8级的比赛现场。这虽然不是自己的主项,王益楠却发挥出色,以1分16秒67的成绩,拿下了一块铜牌。一天之后的男子200米混合泳―S8级,王益楠又以不到1秒的微弱差距惜败于对手,夺得银牌。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