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益区经济发展全面提速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2.01.20
【版次】第2版(经济报道)
【入库时间】20120420
【全文】
本报讯 记者朱红卫、通讯员陈海燕报道:五年来,王益区大力实施“三产兴区、工业强区、农业突破”三大战略,加快推进“一轴两园三基地”建设,全力以赴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维护稳定,突出招商引资、三产、园区建设、农业产业等重点工作,全区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招商引资成果丰硕,项目建设成效显著。五年来,共引进招商项目136个,涉及资金126.29亿元,其中投资上亿元项目18个,建成项目98个。尤其是声威水泥、鑫源纺织、天博陶瓷、正大宾馆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运,有力拉动了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共争取国家政策性资金5.54亿元,先后实施采煤沉陷区治理、移民搬迁等民生项目223个,为全区民生改善和社会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第三产业日益繁荣,非公经济发展迅速。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加快商业网点改造,积极打造川口至河滨路三产服务业中轴区,引进和建成了肯德基、苏宁电器、世纪家乐、真爱时代、吉富大酒店等一大批三产服务业项目,该区作为全市商贸中心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
园区建设扎实推进,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着力推进王家河工业园区建设,设立了园区建设专项扶持资金1000万元,区财政投入2000万元完成土地储备578亩,投资1078万元开工建设了园区供水工程,完成了电力升压改造等项目,使园区承载力不断增强。先后引进了天然气母子加气站、康源物流等项目入园发展,园区已成为提速赶超发展的重要平台。先后建成了声威特水、大鹏陶瓷、鑫源纺织、兰德尔环保设备等项目,全区工业产业规模、技术工艺、企业效益得到全面提升。
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扶持发展了禾田生猪、盛发养鸡、孟家塬奶牛养殖小区等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区生猪饲养量达2.8万头、鸡饲养量达44万只、牛饲养量达5380头。五年来,全区累计新修通村水泥(油)路13条28.55公里,在全市率先实现了村村通油路目标;建成安全饮水工程35处,惠及群众2.1万人,在全市率先解决了规划内农村安全饮水问题,被评为全省水利“振兴杯”先进区;实施了省级农业综合开发等重点项目,建成农村户用沼气池2940口,创建成了省级电气化区,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重点示范镇建设稳步推进,统筹城乡步伐加快。成立了城乡建设投资开发公司,高标准编制了黄堡镇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标准化新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目前,标准化新镇区总投资1700万元的主干道新城路正在建设,公租房一期3万平方米项目和社区服务中心项目即将开工。积极推进有条件农村居民进城落户,五年累计转移户籍农村居民2454人,城镇化率提高到81.6%。
民生保障不断健全,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不断提高,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参保率分别达到96.8%和98%。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一体化,落实了孤儿、80岁以上高龄老人和残疾人生活补贴,建成了区中心敬老院,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基本建立。五年来,全区实施易地扶贫移民搬迁728户、农民安居工程300余户,实施桃园矿南沟、五一路南北公房等地质灾害点搬迁治理工程25处,搬迁危险区域居民1053户3807人;累计完成棚户区改造55万平方米,建成保障性住房30万平方米,为4389户住房困难群众发放了廉租住房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