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益区悄然掀起“公厕革命”
【作者】 刘冰剑
【报纸名称】:
【关键词】 建设标准 环卫工人 公共厕所 垃圾箱 辖区 欧式建筑 高标准建设 高档瓷 高起点规划 地方建设
【出版日期】2007.06.02
【版次】
【入库时间】20100601
【全文】
绿荫掩映下,一栋两层的、坡屋顶欧式建筑的小楼进入 了装修阶段。再过些时日,这栋小楼将“顶戴”仿古青灰色 的“帽子”,“身着”白釉的高档瓷砖,“佩戴”银白色铝 合金门窗,“精神抖擞”地矗立在王益区云梦堤小区。如果 记者告诉你,这座共260平方米、造价40万元的建筑将是 一座带垃圾中转站的公厕时,你肯定会大吃一惊吧。而现在 在王益区,像这样的公厕正悄悄的在一个个社区、商业中心 区、路口等人群密集的地方建设着。$$ 我市大部分公厕年久失修,加之一些是旱厕,管理又失 缺,便污横流、蚊蝇乱飞、恶臭熏天便成了众多公厕的共有 “特征”,也是市民长期抱怨的热点、焦点问题。早在今年 2月份,王益区创卫办就开始对辖区内的公厕进行了摸底, 本着“以人为本、着眼长远、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 原则,经选址、规划设计、预算、落实资金,决定新建公厕 9所,改造水厕26所,旱厕改水厕9所,总计44所,总投 资达500余万元。这些公厕将全部达到国家建设部CJJ14- 2005《城市公共厕所建设标准》规定的一类、二类城市公 厕建设标准,即全部为水厕,建筑形式要新颖美观,适合城 市特点;室外装修、绿化要美观并与当地环境相协调;墙面 全部贴瓷砖,便池分室独立设置,内设无障碍通道方便残疾 人如厕;设残疾人、老人、儿童等专用便器及呼叫器;设挂 衣钩、手纸架、洗手液机、面镜、除臭装置等等,共42条 国家建设标准(其中人民公园、火车站广场等7所按国家一 类标准建设,其余37座按国家二类标准建设)。同时,这些 厕所还带有管理人员室、工具间以及环卫工人休息室。特别 值得一提的是,云梦堤小区、市医院爱心广场、小河沟、黄 堡火车站这4个公厕还带有垃圾中转站,环卫工人将周边居 民垃圾收集转存于中转站的大垃圾箱内,再由大垃圾车运 走,整个过程密闭进行,消除开放式垃圾箱恶臭不已、蚊 蝇成群、严重污染环境的现状。$$ 5月初以来,金华路、玉华路、道东口、体育路、老庙 巷、育才路、川口群艺馆等13所公厕相继动工改造或改 建,云梦堤小区、市医院爱心广场、王家河炭科沟等5所公 厕开始新建,红旗桥下、矿务 局四中后两个公厕由开发商拆 旧建新,一场史无前例的“公 厕革命”在火红的五月里悄然 掀起。目前,这些厕所有的建 设已接近尾声,有的正在紧张 施工,44所厕所将全部于9 月底完工验收。$$ 据悉,此次王益区公厕 “革命”所需资金以区财政投 资为主,辖区内企事业单位公 厕及个体城市公厕投资由各产 权单位(人)自筹为主,区政府 采取以奖代补方式予以补助, 所有公厕建成后实行收费管 理。这些公厕的投入建设,将 进一步加快王益区城市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为我市创建 省级卫生城市打下坚实基础。$$ 厕所上档次、卫生文明了,可老百姓长期“入得起” 吗?对此,负责此事的王益区创卫办基础设施组组长、区城 建局局长周丰收告诉记者:“改造公厕不仅仅是为了创卫, 更重要的是解决群众如厕难。公厕收费将按两种形式,对周 边居民实行月票式,过往行人论次收费,不存在‘入不起’ 的问题。”
- 1、王益区加大城市环卫设施投入力度 作者:陈海燕 年份:2007
- 2、王英党员专业户结对扶贫 作者:黄宣传,向能来 年份:2005
- 3、王益区七一街道办大力发展街道经济 作者:滕兑宪 年份:2007
- 4、王益区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 作者:陈海燕 年份:2007
- 5、王益区干部群众共建美丽新家园 作者:赵军平王辉 年份: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