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益区加快项目建设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0.07.08
【版次】第1版(本地新闻)
【入库时间】20111130
【全文】
本报讯 通讯员卢璐、王辉报道: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排排厂房整齐有序,一架架塔吊繁忙运转,一家家商铺人流涌动,一个个项目落地生根。如今的王益区处处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项目建设场面。
王益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牢把握“实力王益、活力王益、魅力王益”精神内涵,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区、三产兴区、农业突破”三大战略,做大做强现代建材、机械制造、纺织服装、餐饮服务四大支柱产业,着力打造“一轴两廊四板块”的产业发展格局,通过会展招商、上门招商等多种形式,认真组织项目推介,鼓励支持落地企业二次投资,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取得了喜人成绩。2008年以来,全区共签约招商项目52个,涉及资金28亿元。
在全力扩大招商引资规模的基础上,该区还紧紧围绕国家投资动向,抢抓国家扩大内需和政策性投资向西部倾斜、向民生倾斜、向资源型城市倾斜及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等大好机遇,积极储备、包装、审批、完善、上报好项目、大项目。经过全区共同努力,共争取到采煤沉陷区治理、易地移民搬迁、农村安全饮水、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工业商贸项目111个。这些项目的顺利实施,有力拉动了经济快速发展,让人民群众得到了更多更大的实惠。
两年来,该区先后拿出600多万元作为项目研发专项资金,围绕支柱产业,精心策划、论证、包装了一批带动作用明显、具有长远发展前景的项目,通过参加西洽会、厦洽会、农高会招商引资,并积极走访大企业、大公司、大财团,推介项目,寻求商机。同时,运用网上招商、以商招商、亲情招商等多种形式,多层次全方位开展招商活动,促成了多个重点项目建成并投入运营。为了营造人人想招商、会招商的良好氛围,该区专门设立招商引资奖励基金,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重奖,并纳入年度考核,作为领导干部政绩评定、选拔任用、奖励处罚的重要依据,充分调动干部参与招商引资工作的积极性。同时,对落户的重点项目,从签约到生产实行全程跟踪服务,使客商敢于投资王益、乐于投资王益、积极投资王益,使王益真正成为投资兴业的一方热土。
经济大发展直接推动了民生工程的大跨越。近年来,该区先后创建成为省级卫生城市和国家级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区,并在全市率先建成了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区;建成了区中心敬老院,结束了建区以来无敬老院的历史;完成供水工程35处,解决2.1万多人饮水不安全;实施移民搬迁241户1076人,建成沼气池2430口;完成梁陈路、黄环路、五军路、川瑶路改造任务,新修县级公路53公里,通村路35.15公里;凤凰湖橡胶坝工程,东塬、孙家坳等水利工程也相继完工并投入使用。一个个民生工程的落地生根,标志着崭新的“实力王益、活力王益、魅力王益”正在走向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