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益区社区党建亮点纷呈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1.09.14
【版次】第5版 (省内新闻)
【入库时间】20111110
【全文】
本报讯 (记者 栗 波 通讯员 王 晶)8月16日,“王益区社区干部培训锻炼基地”在铜川市王益区红旗社区挂牌,近百名乡镇办干部和“小巷总理”现场观摩,听取“真经”。同时,首批来自4个不同社区的4名社区干部正式在红旗社区进行为期1个月培训锻炼。
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如何让占全区总人口80%的城镇居民都能享受到红旗模式的高效服务,全面提升社区工作水平?王益区适时提出了“建设社区党建工作先进区”的奋斗目标,按照中央提出的“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以“三比三带三争当”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在加强社区“三有一化”建设的同时,号召“社区服务学红旗,支书看齐李秋莲”,因地制宜搞服务,开展“一社区一特色”创建活动,努力让党心、民心贴得更近。
围绕“党建有品牌”,提升社区党建科学化水平。该区按照“一社区一特色”思路,分层分步抓典型,因地制宜搞服务,对已创建社区党建品牌的红旗社区,进一步培育特色亮点,以特色培育推动党建品牌创建。截至目前,全区20个社区普遍开通民情热线,建立民情信息员队伍300多人,通过记录民情日记、印发民情连心卡、走家入户了解民情等方式,及时掌握群众所思所想所盼。
围绕“服务有体系”,提升社区服务规范化水平。注重在人员、经费、场地、资源四个方面不断创新。将社区工作经费、党建经费纳入区财政预算,目前社区年工作经费、党建经费分别达4万元和5000元,20个社区实现办公用房300平方米、室外活动场所1000平方米的目标要求,3个社区实现了“一厅式办公、一站式服务”,居民可以直接在服务窗口上反映问题,简化了办事程序,减少了工作环节,提高了服务效率和质量。
围绕“党员有岗位”,发挥党员能动作用。整合社区政治资源,在社区建立“两代表一委员”民情联络站,326名党员领导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与326名困难群众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对困难群众进行生活上的扶持帮助。整合辖区单位资源,与辖区单位开展“共驻共建”,街道社区党组织吸纳辖区单位党政负责人为街道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114家驻区企业参与社区服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