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益区:文化建设好红火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2.05.21
【版次】第12版 (新闻调查)
【入库时间】20120820
【全文】
杨 杰 本报记者 王天洋
“走,到广场跳舞去!”“走,到灯光球场打球去!”……每当夜幕降临,铜川市王益区华天广场就热闹起来了,市民们从四面八方向这里汇集,男女老幼聚在一起唱歌、跳舞、打球。同样的情景,也在王益乡川口村文体广场上演。村里的农家书屋也是灯火通明,不少村民都在灯下阅读。
川口村地处城乡接合部,近年来,不少村民依靠外出打工和经商,渐渐走上了致富路。日子过好了,对精神生活就有了新的追求。2010年,在上级部门的帮助和扶持下,川口村建起了文体广场和农家书屋。“农家书屋和文体广场建成后,村里看书学习、跳舞健身的人多了,摸牌赌博、无所事事的人少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丰富以后,致富的劲头更足了,村里的氛围更和谐了。”村党支部书记邓水生说。
黄堡镇山干村的农家书屋有40余平方米,藏书1600余册。村民不仅可以在这里借书看,还能在电子图书馆里看视频、听课程。村民和宝拴是当地的养殖大户,农家书屋建成后,他隔三岔五到书屋借书,学习养殖方面的知识。“这里的图书种类多,养殖类书籍很专业,很符合我的需要。我在这里看书不用花一分钱,就能学到所需要的知识。”说起农家书屋,和宝拴赞不绝口。
近年来,为了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王益区先后投资81万元建成3个综合文化站,投资93.6万元建成农村图书室22个、文化室31个。同时,实施了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全区39个行政村达到了全覆盖;完成了144个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项目工程建设,为基层学校、村、社区赠送配发电脑200台,建设社区、村健身路径及场地39个;成立村组、社区群众文艺活动组织50余个,配送器材45套。此外,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了很多群众乐于参与的文化活动,如农民秦腔大赛、书画摄影展、广场文艺演出、消夏纳凉晚会、电影放映等等。
一座座现代化场馆,让百姓尽享文化盛宴;一个个农家书屋,让农民闻着书香把钱赚;一台台群众文艺演出,点燃了王益大地的文化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