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科学发展引领王益大跨越

科学发展引领王益大跨越

作者: 出版日期:2012.10.30 点击数:0

【报纸名称】:陕西日报

【出版日期】2012.10.30

【版次】9三秦新视野

【入库时间】20121205

【全文】

王益区委书记王春梅(前排右二)深入基层检查指导党建工作

王益区委副书记、区长刘西林(前排右二)在项目一线调研工业生产

老有所乐

乐在乡村

放心早餐

免费体检

幼有所教

旱塬甘霖

党的十七大以来,“自强不息、创新奉献”的王益人坚持以“科学发展、富民强区”为统领,大力实施“项目带动、园区引领、统筹城乡、经营城市”四大战略,着力打造富裕、宜居、绿色、人文、平安新王益,开创了王益发展史上速度最快、效益最好的一个时期。一份份荣誉,有如一份饱含汗水的沉甸甸的答卷,向人们展示出一个又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的亮点,表明一个提速赶超发展的王益正在迅速崛起。

2009年,王益区荣获全省城区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第一名;2010年,荣获全市年度目标责任综合考核优秀单位;2011年,跻身“三有一化”建设先进区县委、全省保障性住房十佳县;2012年上半年,被评为全市招商引资先进区县,成功创建全省绿化模范区县。

最鲜明的特征——科学发展

近年来,王益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扬“自强不息、创新奉献”的王益精神,唱响了“科学发展、富民强区”主旋律,向着提速转型赶超发展的目标迈进。随着发展形势的转变,王益人对全区发展战略进行了科学调整。从区第八次党代会“三产兴区、工业强区、农业突破”三大战略,到区九次党代会“项目带动、园区引领、统筹城乡、经营城市”四大战略和“做优三产、做强工业、做精农业、做美城市”的明确定位,再到落实全市“科学发展双十行动”部署,确定的“黄堡重点示范镇建设、文化发展改革、社会管理创新、基层党的建设”四件大事和“八大转型项目、八大民生工程”等18项重点工作,都体现着王益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提速赶超发展的决心。20万王益儿女向着建设“富裕、宜居、绿色、人文、平安”王益的目标迈进。

最突出的成效——实力增强

随着历届区委、区政府领导班子的共同努力,王益区经济发展呈现出万紫千红的景象。在四大战略的指引下,紧扣“一主两翼”城市格局,倾力建设“川口至河滨路三产服务区、黄堡工业园区、王家河工业园区”三大经济板块,培育壮大“三产服务、现代建材、装备制造、纺织服装”四大支柱产业,全区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近年来,共签约招商合同项目156个,涉及资金109.99亿元,其中上亿元项目34个;争取国家政策性资金8.5亿元,实施民生工程项目263个。抢抓铜川建设休闲养生保健城市机遇,打造川口至河滨路三产服务业中轴区,引进和建设了正大国际新城、苏宁电器、吉富大酒店、高景3D影院等一批知名三产服务业项目,推动了三产服务业提效升级,“旅游养生在铜川、消费休闲在王益”深入人心,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27.77亿元。按照工业园区化、产业集群化的要求,开发建设了黄堡和王家河两个工业园区。规划面积520公顷的王家河工业园区于2010年成立,短短2年时间,先后筹资2.2亿元,建成园区供水工程,开工建设了园区道路、供电、供气、雨污管网等工程,引进实施了现代艺术陶瓷基地等项目15个,招商引资35亿元,开工新兴产业项目13个,使园区迅速从一张白纸发展成一个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初具雏形的现代化工业园区。按照与黄堡重点示范镇建设统筹规划、同步进行的要求,黄堡工业园区以建设“建材新城、陶瓷陶都、宜居新城”为目标,大力发展建材业和耀瓷文化产业,推动水泥产业改造提升。以果业、畜牧业和乡村旅游业为主导的现代农业初具规模,建设了“鲜干果经济林、畜牧养殖、乡村旅游、中药材种植”四大农业产业基地。赵家塬村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塬畔村被评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点”,孟姜女传说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最显著的变化——城乡面貌

突出做美城市、做优三产两个重点,大力实施“经营城市”战略,不断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积极盘活城市闲置资产,完成了飞龙小区、利群小区等高层住宅楼建设。加快商住开发建设,龙城国际、心河湾二期、幸福家园、金茂国际大厦、九洲国际、正大国际新城等一批商住综合型高层建筑拔地而起,增强王益现代时尚气息。大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川口、青年路、五一路棚户区改造工程顺利实施,实施了塬上苑小区、鑫建小区、延安饭店公租房等10个项目,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62万平方米,群众住房条件有效改善。以全市四城联创为契机,大力实施净化、绿化、美化、亮化工程,不断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完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人居环境有效改善。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积极实施“大水大绿”工程,建成了凤凰湖橡胶坝,栽植隔离生态林8224.5亩;稳步推进节能降耗减排工作,淘汰落后产能,全区空气质量好于二级以上天数连续5年达到300天以上,林木绿化率达到45%。加快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黄堡重点示范镇建设全面启动,城乡处处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最暖心的工程——改善民生

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第一目标,积极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困难问题,不断提升城乡群众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地质灾害搬迁、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黄堡东塬供水工程、校舍安全工程、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等一系列民生项目的实施,让越来越多的王益群众共享经济发展的甜蜜。群众增收工作卓有成效,城乡居民收入以年均23.3%的速度增长。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实现了应保尽保,城乡基本医疗保障实现了制度性全覆盖,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制度全面推行,建成了区敬老院,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全部兑现,蛋奶工程惠及每一名农村义务教育段学生。实施了桃园矿南沟、五一路南北公房等25处地质灾害点治理工程、搬迁群众1053户3807人。在全市率先实现了村村通油路目标,解决了规划内农村安全饮水问题,被评为全省“振兴杯”先进区。社会事业长足发展,成功创建省级教育强区,基层卫生服务网络覆盖城乡,文化体育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实现全覆盖,网络信息化建设加速普及,成功创建成为国家和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顺利通过省级“双高普九”区、科普示范区、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双拥模范区验收,还被命名为全省“贯彻全民健身条例”先进区,被授予全省保障性住房综合管理“十佳县”称号。

最坚强的保证——党的建设

坚持党建领航,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在乡镇(街道)党委换届中,创新推行“五推五审一决”干部初始提名方式,将一批优秀干部选拔到乡镇(街道)党委班子,这一做法被中组部收录《乡镇党委换届干部人事制度改革100例》一书。积极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深化新任领导干部“211”(两试一诺一警示)廉政教育,加大违法案件惩处力度,确保反腐倡廉建设落到实处。大力实施“社区党建突破”工程,打造了以红旗社区为代表的社区服务管理先进典型,探索建立了“3+3+X”、“网格化大联动”服务管理模式,受到省委领导和省委组织部、市委的关注和肯定。红旗社区被确定为全省社区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广泛推行“一厅式”办公和“一站通办”服务模式,成立全省首家社区工作协会,建立机关在职党员向社区党组织报到制度,有效提升了社区党组织服务居民群众的能力和水平。采取“一建、二联、三派驻”的办法,实现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全覆盖;探索建立“三位一体、四社联动”社会党组织党建工作模式,开展“双融入、双服务”主题实践活动;组建农村“夕阳红”党小组,实施“双百示范”工程,先后选树李秋莲等一批先进个人和红旗社区等一批先进基层党组织,营造了学先进、赶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三比三带三争当”、“学习李秋莲,岗位创特色,服务争一流”等一系列为民服务零距离活动,解决了一批影响发展、事关民生的突出问题,有力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站在新的起点上,“自强不息,创新奉献”的王益人蓝图在胸、豪情满怀。全区上下以“科学发展、富民强区”为主题,以“提速赶超发展、加快推进转型”为主线,举全区之力,做优三产、做强工业、做精农业、做美城市,一个富裕、宜居、绿色、人文、平安的新王益,正伴随着提速赶超发展的强劲足音,向我们大步走来!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