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儿王益洋服役5年返乡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08.09.26
【版次】今日·社会
【入库时间】20101230
【全文】
晨刊讯 (记者 张庆海 通讯员 李自发)近日,薛城区常庄镇姬庄村孤儿退伍军人王益洋搬进128平方米新房的消息在全镇被传为佳话。记者随同镇武装部的工作人员和该村支部书记走进了王益洋的家中,这位历经苦难的年轻人,指着新建的三室一厅的住房,脸上露出久违的微笑,向记者讲述了他的不幸与幸运。
王益洋很小的时候,父亲就有病,母亲患有精神分裂症,家庭生活十分清苦。11岁那年,父亲带着深深的遗憾离开了人世,母亲疯疯癫癫,四处流浪,最终母亲没了音信,王益洋成了孤儿。他说:吃不上饭是常有的事,时常饿着肚子,在学校里捡同学们扔掉的饭菜,躲到一边偷偷地吃。穿的都是邻居们送的旧衣服,冬天穿的鞋,经常露着脚趾头。上学时,尽管学校减免了学杂费,他连买书的钱也没有。上初二时,由于没有书,王益洋清楚地记得,在家里呆了21天,是语文老师沈庆普找来了旧书,他才重新走进了校门。就这样,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靠着热心人的帮助,他勉强读完了初中。
初中毕业后,18岁那年他应征入伍,成了一名武警战士。自幼饱尝艰辛的王益洋,在部队里既刻苦勤快,又积极上进,很受部队首长赏识。一年后,他被安排到武警某部队司令部专门为首长服务,先后两次被授予优秀士兵,三次被嘉奖,一次荣立三等功。2006年,他光荣地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光阴荏苒,五年的时间一晃就过去了。2007年底,王益洋服役期满,再次回到了家乡姬庄村。展现在他面前的是院落破旧不堪,门锁锈迹斑斑,两间低矮的土坯房因年久失修有点摇摇欲坠的感觉,家中除了一张床,一张桌子之外,没有任何值钱的东西。触景生情,王益洋泪流满面。正在他寂寞、孤独、无奈的时候,区人大代表、村党支部书记、退伍军人姬脉斌出现在他面前,并鼓励他说:“咱当过兵的人流血流汗不流泪,路是人走出来的,退伍兵要有退伍兵的样子!”姬书记还当场承诺为他重建房子。这位老退伍军人的鼓励让王益洋重新振作起了精神。
在村支书姬脉斌的筹措下,社会各界及乡亲们纷纷捐款捐物价值数万元,经过半个多月的紧张施工,一套面积128平方米的平房建成竣工了。
眼下,姬书记正张罗着为其安装铝合金门窗,建院墙。看着崭新的住房,王益洋言谈话语中也充满着对这些热心人深深的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