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师恩难忘■王益

师恩难忘■王益

作者: 出版日期:2011.09.11 点击数:0

【报纸名称】:乐山日报

【出版日期】2011.09.11

【版次】第03版(海棠)

【入库时间】20120310

【全文】

又到丹桂飘香的秋天,拉开记忆的窗帘,脑海里久久不能平静。仰望天空,点点繁星似乎在和我诉说着每一件往事。20多年过去了,他的身影从没有在我的脑海中消失过,他对我的关怀也从未间断过,那就是我的小学语文老师。

老师姓周,名得意。上世纪80年代初,农村师资力量薄弱,他因平时讲话常有之乎者也,被村民集体推荐到村小任代课老师。那年代,当了老师,在封闭而贫穷的鄂东农村无疑是无比荣光的事,也的确印证了自己的名字,得意了一盘。周老师虽然年纪不大,但由于长期在田间地头摸爬滚打,神态显得苍老,但讲起课来,思路清晰,语言质朴,时常从他口中爆出一些成语,却是我们很少听说过的,深受学生们喜爱。周老师性格随和,忍耐力极强。在课堂上,只要你不大声说话或鼾声过大,他讲课的积极性一般不会降低,只是偶尔把你叫到跟前,说一句“下不为例”,然后,憨厚地一笑而过。

周老师还有一个特点,对我影响很大,他喜欢看老书,在那个年代,书比粮食还匮乏。看书是一种很高的享受或者说是大人或有身份者的事,小孩子最多是听听老年人“挖古”或说书。而我在周老师的关照下,先后分享了他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名著,并在课余时间,经常让我给同学们讲书里的故事,让那一帮同学对我敬佩不已。现在回想起来,我对文学的爱好或者启蒙完全得益于周老师的熏陶。还记得那时上语文课,他曾强烈要求我们摘抄成语词典,时常开展成语接龙活动,给我们单纯而简单的小学生活注入了无比的活力。后来,直到参军入伍。我与周老师的联系从没间断。听村里人说,周老师时常骄傲地对别人说,我们村有个后生,在部队当记者,在军内外各级报刊杂志发表文章上千篇,很不简单。而他,就是这个后生的语文老师,更不简单!

每当这时,他的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