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实履职勇担当争先进位创一流
【副篇名】———2013年度王益公安分局工作纪实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4.01.14
【版次】第A02版:经济
【入库时间】20140230
【全文】
2013年,在王益区委、区政府和市公安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王益公安分局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平安建设、法治建设、队伍建设”为主线,深入开展“大学法、大培训、大练兵”活动;以创建“平安王益”为目标,强势推进“秦安”、“铁拳”严打整治行动和大巡逻、大盘查、大防控“三大行动”;以目标责任考核为抓手,忠诚履职、勇于担当,推动了各项公安工作的深入开展,有力地维护了全区大局的持续稳定,亮点纷呈,成效显著。主要表现:四大保障,五大提升,六大成效。
四大保障。政府出资招录20名辅警组建特警大队,开发100名公益性岗位,壮大夯实了基层力量;特警大队经费及视频监控图像数据传输线路年租费、维护费纳入财政预算。党委领导,政府关怀,是王益公安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分局党委一班人精诚团结,率先垂范,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始终保持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同心同德谋工作。班子团结,士气高涨,是王益公安事业蓬勃发展的队伍保障;分局党委以创建“平安王益”为目标,组织实施大巡逻、大盘查、大防控“三大行动”,夯实争创一流的根基。思路明晰,重点突出,是王益公安事业蓬勃发展的思想保障;分局党委确立了“优势工作保领先,重点工作求跨越,整体工作上台阶”的奋斗目标,引入竞争激励机制,推行“月考核、月排名、月通报、月研判、月点评”工作举措推动了工作,在全市公安机关目标责任考核中,分局累计排名位居全市第一。高点谋划、严格考核,是王益公安事业蓬勃发展的组织保障。
五大提升。建立处置突发事件“风险评估机制”,制定完善群体性事件处置预案,建立了以指挥中心为龙头、以警务通数字调警系统为依托的快速反应机制。未雨绸缪,强化措施,维护社会政治稳定能力显著提升;全面推行网上执法办案系统,规范执法功能区升级改造使用,开展执法教育培训,完善执法制度,狠抓执法监督。教育培训、强化监督,规范执法执勤能力得到极大提升;通过完善执法办案和执法监督信息系统、视频监控联网传输平台两大工程,不断优化情报平台功能配置,加强基础信息采集录入,建立情报信息会商研判机制。情报导侦,信息引领,科技信息化应用能力得到极大提升;积极推行社区民警专职化,探索社区警务创新,提高社区民警待遇,解决警务室独立办公用房、更新外观标识并接入公安网;修订完善社区民警考核机制,引导社区民警沉入社区、做到进得了门、说得上话、交得上心。社区警务工作不断加强。江峰警务室民警千江峰被评为铜川市十大法治人物。社区警务工作受到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警务前移、创新管理,社区警务工作水平显著提升;“大学法、大培训、大练兵”活动深入开展,依托警务通平台开通“短信学法”。在全市法制员比武竞赛中,分局获得团体第一名,毛铜伟荣获个人第一名。在全省公安特警比武竞赛中,刘林取得了88式狙击步枪80米往返跑射击个人第一名和100米精度射击个人第三名的好成绩,为铜川公安争了光。学用结合、战训合一,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水平显著提升。
六大成效。以人为本,刚柔相济,公安队伍健康发展。分局党委狠抓“一岗双责”、“五条禁令”、“三项纪律”等警纪警规的贯彻执行,严防违法违纪问题发生。主动进攻,重拳出击,维稳严打彰显成效。“铁拳”行动攻势凌厉,成功发起全国集群战役3起,打掉恶势力团伙3个,破获涉毒案件63起。破案数、打击处理数、缴毒量均居全市之首,分别占到全市总量的49.2%、87.3%和85.1%;转变观念,综合施策,命案实现“零”发案。分局党委在“命案必破”的基础上提出了“命案可防”理念,确立了从被动破命案转变到主动防命案的工作思路,2013年实现了命案“零发案”;持续给力、扎实推进,治安防控体系日臻完善。视频监控系统提供破案线索298条,群众求助78起。严格落实“三见警”工作措施,组建红袖章巡逻队37支287人;全区刑事、治安案件稳中有降,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稳步提升,公众安全感不断增强;硬件做强、软件做精,执法规范化建设迈入全省前列。推行“日清周评月结”执法新机制,案件优秀率达到95%,连续四年荣获“全省执法示范公安局”。2013年7月,通过为期三年的执法规范化建设检查验收,取得优异成绩,被推荐上报为“全国执法示范公安局”。法制大队长杨杰荣获“全省行政执法先进工作者”;公安宣传工作取得大丰收。积极适应现代新闻传播规律,强化培训,增强负面信息免疫力,开通公安微博,传递正面声音。全年共在各级媒体发表稿件220篇,其中中央级8篇,省级98篇,市级114篇。分局被王益区委、区政府表彰为外宣工作先进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