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四大战略打造“五个王益”

四大战略打造“五个王益”

作者: 出版日期:2013.09.12 点击数:0

【副篇名】——王益区在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中逆势而上

【报纸名称】:陕西日报

【出版日期】2013.09.12

【版次】第3版:要 闻

【入库时间】20131120

【全文】

本报记者 喜顺 通讯员 王晶

如何在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中逆势而上?王益区针对实际区情进行“体检”并开出处方:实施“项目带动、园区引领、统筹城乡、经营城市”四大战略;打造“一轴两园”三大经济板块,着力建设富裕王益、宜居王益、绿色王益、人文王益、平安王益……

经济转型:既不走“傻大笨粗”的老路,也不走消耗资源、破坏环境的邪路

6月16日,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总投资20亿元的蓝宝石长晶PSS项目在王家河工业园区动工,填补了我国大重量蓝宝石生产项目的空白,其项目全部完成后,可实现产值39亿元。而该项目的诞生地,王家河工业园区自2010年成立后,短短3年时间,便从一张白纸变成如今厂房林立、配套齐全的现代化工业园区。

常言道“无工不强、无商不富”。作为老城区,王益发展商贸流通、餐饮服务等第三产业优势得天独厚,因此,在川口至河滨路三产服务中轴区内,王益区拓展发展空间,苏宁、百盛、正大、华盈汽贸等20多个大型商贸集团相继入驻,迅速提升老区群众消费环境。2012年,该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高于全市、全省平均水平。

为政之要:如果群众不买账,再快的发展速度,再多的GDP都将失去意义

46岁的低保户唐翠萍和丈夫分别有智力残疾和身体残疾,1998年至今,他们已搬了十多次家。自从搬进政府分配的新房,唐翠萍一家终于结束了漂泊生活。王益区启动滑塌区、沉陷区治理和棚户区改造工程,数以万计的低收入家庭和老矿工圆了多年的住房梦;扶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鼓励支持全民创业;在辖区启动先看病后付费的诊疗服务;城乡养老保险实现一体化,城镇居民基本医疗参保率达96.5%,新农合参合率达98%。与此同时,扶贫解困、教育助学、医疗卫生、平安建设、就业创业等民生实事,件件办在群众心坎上。

从2011年开始,王益区在宜居城市建设上持续给力:以四城联创为抓手,开展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对污染企业实行关停、搬迁和深度治理;整修23条背街小巷和支毛巷道路,80多个小区近十万群众从中受益;集中开展市容卫生、市场秩序、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等20多项集中整治;实施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景观改造、绿色王益战役等多项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城市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优良天数达到329天。

精神家园:传播王益好声音,提升全民精气神

无偿献血志愿者李兰英是一名普通工人,她坚持无偿献血13年,累计献血33000ml。7月17日,在王益区举办的“道德讲堂”上,李兰英用自己的经历和感悟向大家分享了“在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我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帮助他们,这就是我心中最大的梦”的“中国梦”。这些只是该区打造人文王益的一个缩影。

王益区积极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在全市率先实施文化阵地免费开放,文化人员免费培训,文化器材免费配送三项文化惠民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农村应急广播等文化民生工程建设实现全覆盖,农村广播电视“户户通”、“村村通”惠及上万户农村群众;大力发展文化休闲养生产业,启动建设中国耀瓷文化园和孟家塬鲜桃观光园,文化娱乐、3D电影、休闲山庄、建筑装潢等一批特色文化产业和文化企业在王益区发展壮大;坚持文化服务面向基层,面向群众,136名文化艺术志愿者定期深入社区(农村)、厂矿企业一线,以文艺演出、图片展览、科普讲座、电影放映等形式活跃在乡间村镇。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