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项目建设之我见
【副篇名】王益民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4.08.06
【版次】第2版(政情·聚焦)
【入库时间】20140820
【全文】
今年,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项目建设,通过实施项目建设“三个一批”竞赛活动和重大项目“双百工程”,实行市级领导联系重大项目制度,各地抓项目建设的氛围和力度空前积聚。但面对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下行压力加大、资源环境制约趋紧等困难和挑战,上半年全市项目建设稳步推进,进中有忧。
一是项目建设有亮点,但整体推进不快,缺乏你追我赶的豪气。上半年,全市“双百工程”超常推进。103个重大前期项目有95个完成进度任务;104个重大建设项目有97个开工,投资完成额同比增加46.4亿元,完成进度同比提高2.5个百分点。重大项目谋划有力。1500万吨炼油改扩建及100万吨芳烃项目列入国家石化产业规划布局;规划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和湖南长江经济带重大项目647个;河湖连通工程、洞庭湖博览园、绿色化工产业园等14个项目列入全省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拟启动的20大标志性工程。尤其是“四个申报”成绩卓著,是今年来我市项目建设中最大的亮点之一。但一些地方和单位向上争项目、向外招项目、向下督项目的韧劲和只争朝夕、你追我赶的豪气还释放得不够极致。“双百工程”尽管完成年计划投资的43.7%,但没有达到时间过半,目标任务过半的要求。其中,有8个重大前期项目没有按时间节点完成目标任务,有7个重大建设项目未开工建设。从项目责任单位看,13个县市区上半年完成投资虽高于全市平均水平6.1个百分点,但只有7个单位完成投资在50%以上;且工作推进很不平衡,县市区完成投资最多的达82.5%,最少的只有27.3%。
二是项目责任有主体,但工作作风不实,缺乏敢于担当的勇气。为切实加强项目建设,市委、市政府对“双百工程”及其56个重大项目的责任单位、牵头领导和年度目标任务都进行了明确和分解。同时,建立了“一个项目、一个责任主体、一揽子协调解决问题”的工作机制,但少数地方和单位没有很好地履行职责,工作乏力。主管领导很少出征挂帅,责任单位很少调研督查,即使下去督查,也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督不到点子上,查不到关键处。尤其是对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或避实就虚,或视而不见,或拖而不决,没有真正扑下身子深入项目建设的现场,更谈不上“一揽子”解决具体问题,致使部分项目有主管而无人管,有责任单位而无单位负责,有投资计划而无法及时投入。
三是项目服务有作为,但保障措施不力,缺乏攻坚克难的锐气。前段,虽然各地各部门在服务项目建设上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新的举措。如有的提出“服务项目建设24小时不打烊”、有的“特派员”驻地“当保姆”、有的联系服务项目“最后一公里”、实行“一线工作法”等等,围绕服务项目建设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面对项目建设中资金匮乏、用地紧张、能源不足、征地拆迁矛盾甚多等突出问题,依然缺乏有效的保障措施。一些地方和单位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等、靠、要”的消极思想,解决热点难点问题措施不力、办法不多,停留在一般的工作要求和措施上,不能全力以赴攻坚克难。部分项目因瓶颈制约施工受阻,作业面难以打开,应开工的未能按时开工,开工了的未完成进度计划。
四是项目环境有改善,但矛盾仍然不少,缺乏釜底抽薪的胆气。今年以来,出台了《关于优化重大项目建设环境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实行了市级领导联系帮扶重点产业和牵头负责重大项目责任制,推行了企业“宁静日”、“围墙法则”等制度,开展了“三提升”优化政务服务环境主题活动和高速公路“八项清零”攻坚行动。整体上讲,项目建设环境有所改善,但仍令人堪忧。项目审批“体外循环”的现象较为严重;“不作为、慢作为”的懒政状态还比较突出,特别是在征地拆迁时间上大打折扣、久拖不决;有的地方“强行阻工、强买强卖、强揽工程”现象经常发生。诸如此类的环境问题都在喊要严厉整治、坚决打击,但喊声震耳欲聋,出手隔靴搔痒。整治措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敢双管齐下、“釜底抽薪”;打击力度失之于宽、失之于软,不敢重拳出击、“鸣枪亮剑”。据督查统计,上半年有19个项目因征地拆迁引发阻工事件30余起,有13个项目发生“三强”行为20余起,发生持械斗殴10余次,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严重阻碍了项目的实施。
项目建设是加快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和强力支撑。全市各级各部门要牢牢牵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进一步形成齐心协力抓项目的生动局面。
一要强化项目的领导和责任。各地各重大项目责任单位要切实加强对项目工作的领导,“一把手”要带头抓项目、促项目,亲自过问、亲自调度项目建设。同时,要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始终坚持“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健全完善重大项目“推进路线图”和“落实时间表”,强化责任分解、明确目标任务,重点解决好资金、土地、能源等要素保障,按照“问题倒逼、时间倒排、责任倒查”的原则,以钉钉子的精神,一件一件抓落实,一个一个环节抓到位。
二要突出项目的引进和建设。要树立“发展靠项目支撑、面貌靠项目改变”的新理念。一方面要注重招大引强,重点围绕“五园一区”,下大力气引进一批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的重大项目,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要扎实抓好目前现有重大产业、基础设施、民生改善、生态文明、央企名企在岳投资的项目建设。定向施策,高效服务,全力破解项目建设瓶颈制约,抢抓第三季度施工黄金期,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形成更多的实物量,做到早建设、早投产、早见效。
三要抓紧项目的开发和储备。项目的开发和储备是项目建设的前提和基础。要树立“优势重在利用、机遇重在创造”的新思维,立足政策优势、区域优势、资源优势和洞庭湖生态经济区、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机遇,找准项目建设与上级政策的对接点,集中优势力量和政策资源开发、储备、包装、推介一批既能提高产业承接能力,又能提升区域形象的支撑力大、带动力强、发展潜力好的重大项目。把资源优势和自然优势变为经济优势,把机遇变成一个一个具体项目,转化成实实在在的发展。
四要加强项目的督查和考核。要严格实行重大项目“旬调度、月督查、季讲评、年考核”的工作机制。督查项目要坚持问题导向,善于解剖“麻雀”,找出问题症结,有的放矢地解决深层次问题,尤其对影响环境的突出问题要多措并举、精准发力、毫不手软、重拳出击,从根本上扭转环境不优的局面。项目建设的考核工作要严格实行既定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坚持督查通报、问责追究、媒体曝光“三管齐下”,考核结果要与干部提拔、年度考核等挂钩,真正做到以项目论英雄、以发展论成败,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抓项目建设的积极性,促进项目建设加速推进。
(作者系市政府市长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