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平和八景”终于找到珍贵的史料鉴证载于罕见的康熙五十八年版

“平和八景”终于找到珍贵的史料鉴证载于罕见的康熙五十八年版

作者: 出版日期:2012.05.31 点击数:0

【报纸名称】:闽南日报

【出版日期】2012.05.31

【版次】第09版(社会新闻)

【入库时间】20120820

【全文】

本报讯(马乔文/图)古平和有八景,远近闻名,却鲜为人知,只因缺乏史料鉴证。5月27日,平和县作协主席赖俊杰从新近获得一本编纂于清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的《平和县志》影印本中,首次发现了十分珍贵的平和八景图文记载。

首次查获的《平和八景图》,分别刊于康熙五十八年版的《平和县志·卷之首》第十至第二十五页,依顺序分别是:双髻升曦图、九峰返照图、东郊春雨图、西岭暮霞图、天马晴烟图、石潭秋月图、笔山侵汉图、壁水澄波图。每张图都有该版《县志》主修人——时任平和令王相的手迹题诗。如“九峰返照图”上,王相题诗:“层峦天际露娉婷,雾鬓云鬟立渺冥,旭日初升沧海绿,晨光直射两峰青。”

平和县于明武宗十三(公元1518)年间由一代大儒王阳明(王守仁)创建。县治设于其时的河头大洋陂,即今天的平和县九峰镇,直到1949年11月才迁到小溪镇。依据“凡郡邑志,皆载胜景”的定例,《平和县志》也多有胜景入志,如“平和八景”、“三平八景”等等。但古往今来平和县修志多次,除康熙年版《平和县志》外,均见不到“八景图”。此次《平和八景图》史料的发现,既丰富了史志内容,又为今人认识平和历史,提供了直观的教材。

据史料载,平和县从创县至今,共修县志六次,但一般人仅能见到的《平和县志》除1993年版《县志》和清道光年间所修纂的《县志》,其它版本的《县志》大多已经散佚。即便是康熙五十八年版的《平和县志》,原来也只有福建省图书馆收藏了其序,其它不可复见。赖俊杰这次是获中国农大孙庆忠教授的厚爱,才收藏到这本《平和县志》影印本的。这种《平和县志》编纂于康熙五十八年,重刊于光绪十八年,1967年又由台湾成文出版社重印。整部《县志》554页,分为十二卷。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