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之我见
【副篇名】义龙新区龙广教育集团宁龙希望小学 王相禹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3.08.14
【版次】第08版:教师论苑
【入库时间】20130930
【全文】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师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也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关键之一,笔者认为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的时候应该循序渐进,长期耐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作文修改能力,通过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来促进学生作文的提高。
农村小学生的表达能力是非常弱的。因为他们从小受的熏陶少,课外阅读少和知识不丰富,导致了他们怕作文,厌作文,感到作文难写,无话可说,无从下笔。如何才能提高小学生作文写作水平呢?本人在农村从事小学语文和作文教学三十多年,总结了几点有效的作文教学经验:
一、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要取己之长。
作文写景写物,关键要抓住其变化特点,才能栩栩如生,有血有肉。而其变化特点,主要就是要观察。对于山里的孩子,景和物是他们视野里比较丰富的东西,村子前后怪石林立的山石、山上千奇百怪的植物、树林里各种各样的飞禽走兽都是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在给学生讲授的时候,要采取讨论的方式,学生自由发言,讲述他们所看到的变化,有疏漏或者错误的地方,由其他的同学加以指正,学生回去再进行观察,之后他们就会在心里自主总结,并逐渐养成仔细观察的好习惯。在学生生活的周围,往往有许多的事物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引导学生观察这些事物,抓住其发展的规律特征,只要用心观察,就会有写之不尽的作文内容,更能培养我们热爱环境,热爱生活的情操。
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要投其所好。
语文的表达能力分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作文主要锻炼的是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但是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往往是密不可分的。表达能力是练出来的,但是要练出效果,要让学生自主练,乐于练。只有学生有兴趣了,作文教学才会事半功倍。因此,我们在进行作文教学的时候,找出学生津津乐道的内容,从说到写,投其所好,逐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1、从说到写,说是兴趣,写是目标。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要充分发挥学生说这一优势,让学生先说多说,说全说细,说得清清楚楚的了,再下笔去写,就能得心应手。另外,可以利用早读时间或者每天上课前1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轮流上台说话或者讲故事、讲新闻、讲感受。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有意识地把学生的口头表达与书面作文直接挂钩,由观察到说话、由说到写,读写结合、以说促写,不断协调说与写的关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自然会得到稳步提高。2、积累词汇,为学生的“写”奠基。为此,我把学校闲置的旧报纸和《半月谈》全部拿到教室,使他们读得津津有味。同时,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本中的每一个小故事、小资料,将课本的作用发挥到极至。3、学生练笔,由近到远,由浅入深。(1)从“我”写起,发现闪光点:就是要让学生写自己最熟悉的人和事,“我”是学生自己最熟悉的人。刚进入习作阶段,就应该从“我”写起,写出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来。让学生为自己创造出来的闪光的东西所感动。(2)从“你”深入,寻找倾吐的快感:第二人称作文通常也是学生比较爱写的种类,多让学生写写第二人称作文,让他们找到倾吐的快感。这也是培养写作兴趣的一个重要途径。(3)从“他”升华,创造创新高潮:学生是生活在群体中的,“你我”之外,还有更多的“他”。由于“你”和“我”都是一个个体,只有“他”才是一个群体,因此,将文章内容引向“他”,其可写的内容也就丰富起来了。只要我们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勤于练笔,要写出一个生动鲜活的“他”也并不是难事。4、发挥想象,为文章戴上花环。孩子的想象是丰富多彩的,如一个月亮可以想象成圆盆、小船,同样也可以想象成香蕉、气球……引导学生试着用形象的比喻、拟人等手法,将文字写得光彩夺目。5、拓展空间,拿掉学生的紧箍咒。我们在给学生布置作文的时候,要给学生广阔的空间,让其海阔天空的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尽量不要死命题。规定一个写作范围,给学生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进行作文,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能丰富多彩。
三、培养学生的修改能力要补己之短。
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往往需要详细批改,但是要对学生的每一篇作文进行详细批改,工作量太重;倘若只对文章进行简单批改,又达不到效果。因此,我想到了让学生参与作文批改的方法来提高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主动性。把班上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次作文,小组内互相评改,让学生成为作文批改的主人。这样的学习过程,培养了学生修改作文的习惯和能力,促进了大家的情感交流和语言交流,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农村小学作文和城里的差距是一个不容辩驳的事实,并且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改变,但是我们作为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要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努力让农村小学生作文水平向城市靠拢。努力拉近小学作文的城乡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