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相革与8名留守人员打了场漂亮仗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09.12.02
【版次】第05版(重点关注)
【入库时间】20130330
【全文】
11月24日清晨,油田公司消防支队消防四大队的战士们已经把所有消防车的轮胎安装上了防滑链。 通讯员 宋刚 摄
大地上的雨凇正在逐渐褪去的11月25日,一场少见的浓雾又弥漫了克拉玛依油田。 本报记者 何新城 摄
本报记者刘红艳
11月23日下午5点半,油田值班车准时在百泉采油厂基地接送一线员工返回克拉玛依。一个小时后,干部、后勤等岗位的员工也坐上了班车返回市区。还有一部分人则按照惯例,在基地应急留守。
只是,这些应急留守人员没有想到,第二天,他们并不能按时回家。
百21作业区调度长王相革便是其中之一。
作为值班干部,23日晚上,王相革在基地应急留守。和他一起的,还有作业区地质员张国庆,以及6个生产运行班的7名工人。
下午5点30分,按照规定,留守人员到井上巡检,一切正常。晚上12时30分,他们再次上井巡检井。除了冷,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谁知,第二天早晨8点30时,他们却接到了一个并不好的消息:雨凇天气造成路面结冰,所有班车停发,他们要继续留守。
与时同时,正在家里准备忙着上班的作业区工程总监李强也接到通知:班车停发,在家待命。
李强的眉头不禁皱了起来:雨凇天气对生产管理带来了难度不言而喻,况且这一周作业区有5个新井面临投产,正是生产的紧要关头哪。他立即打电话给王相革,了解生产情况,并强调安全生产注意事项。
此时,《百泉采油厂应急预案》已经全面启动,百21作业区也启动了相应的应急预案。
早上9点,王相革和其他8名留守人员匆匆吃过早饭,便在调度室召开了一个紧急会议。
会上,王相革列出了当天的工作内容:三井要清蜡。这井结蜡现象都比较严重,如果当天不能完成清蜡工作,事后可能多付出5至6倍的精力。拉油的工作也不能停,有些大罐的液位已经很高了;生产井该调开的调开,该录取的资料要录取、一新井的投产准备工作还得做……
一共9个人,要完成这么些工作,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之后,9个人分成了三个组,按照应急预案,每组必须保证两人或两人以上,一个人操作,一个在旁边监督。
安排好工作,三组分头行动。
路面上很滑,巡井车低速前行,每个人都系好安全带。在一些较滑的路段、路,工人们还下车用沙土、盐巴洒在路上。
再看抽油机、单罐上都结了一层薄薄的冰,管理难度明显增大。工人们尽量减少上抽油机和单罐作业。一旦要上抽油机和单罐,王相革说,他们必须要先铺上防滑毛毡,保证作业安全。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中午1点30分,没有人回来吃饭;2点,饭已经有些凉了;2点半,还是没有人回来……直到下午4点,一部分应急人员完成了所有的工作,才回到基地吃中午饭。在准备投产的B1508号井上,运行四班的申振华和他的徒弟姚永成仍然在忙碌着,直到5点,所有的工作完成了,他们才回到了基地。
这一天,在百21作业区,雨凇天气虽然给生产和管理带来了困难,但所有生产井、设备都运行正常,不能不说百21作业区的9名留守人员打了一个漂亮的应急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