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王谦:我对留学前景充满信心

王谦:我对留学前景充满信心

作者: 出版日期:2008.12.09 点击数:0

【报纸名称】:威海晚报

【出版日期】2008.12.09

【版次】

【入库时间】20101230

【全文】

□ 本报记者 付婷婷(整理) “来韩国已经八个多月了,现在我对这里的生活基本适应了。对于六年半的留学生涯,我充满了自信。”近日,通过连线交谈,“家有留学生”QQ群成员王谦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留学的成长体会。 韩国教师很有责任心 我现在所在的校区是韩国鲜文大学的天安校区,这是一个语言校区,学生来自世界各地。出国前我为自己选择的是建筑专业,学制五年,加上一年半的语言学习,我要在韩国度过六年半的时间。 每周一到周五上午9:00至12:50是上课时间。在这里,一个班只有十几名学生,同学们来自不同国家,经常在一起交流探讨学习问题,课堂气氛很随意。我们的语言老师很有责任心,他们会尽心为留学生制作形象生动的图片,将语法、单词尽可能形象地表现出来。课堂上,他们就像给幼儿园的小朋友讲课,拿着图片一遍一遍讲解、一遍一遍解释,认真程度让我们感觉亲切可爱。同时,老师鼓励我们大胆提问,而他们总是不厌其烦地解答。 我觉得在韩国学习语言与国内相比,语法学起来会稍难一点,但发音和语调要好学得多。由于生活中经常和韩国人接触,也经常看一些韩剧,语言环境比较好,中国留学生进步都非常快。 积极融入异国生活 来韩国八个多月了,我对这里的生活也适应得差不多了。韩国人好像非常钟爱米饭,每天三顿地吃都吃不够,而且他们每顿都要吃萝卜或者白菜泡菜,对于这些饭菜,许多外国学生都不是很喜欢。不过我还好,不是很挑食,在饮食方面很快就适应了。不仅如此,我还喜欢上了韩国的猪血灌肠汤、烤肉,还有煮拉面、煮泡菜等饭菜。 我现在住在学校宿舍里,我们楼层只有中国人和日本人——为了交流方便,学校安排每个宿舍里都是相同语种的学生。出国之后大家都变得特别爱国,非常团结,大家彼此照应,关系都不错。不过我有不少同学都搬出去住了,因为我们的课程很规律,业余时间较多,所以许多同学都选择了打工,住在外面打工更为方便。但据了解,条件好一点的住处,费用通常比较高,一个月在30万韩元左右,所以大部分学生选择住在条件稍微差一点的民房里。 美好的打工经历 今年暑假时,我开始了在韩国的第一次打工,持续了两个月。那是一家离学校比较远的饭店,店里生意非常好。那时我来韩国才两个多月,语言说得不好,当给客人服务时他们有时听不懂我说的话,于是我经常和客人说对不起。但值得庆幸的是,我从没遇到过比较挑剔的客人,他们对外国学生都很客气,而且我还经常可以得到小费。老板和老板娘人也不错,他们经常带我们去其他的饭店吃饭,还曾带我们去东海自驾游。现在,周末的时候我还经常会去那个饭店打工,老板对我非常好。 回忆起来,打工经历挺美好的,因为通过打工我的语言进步了很大,同时,我也很佩服自己,竟然有毅力坚持两个月。今年冬天我准备回家过年,但回家前会在这里打一个月的工,为自己赚取下学期的生活费。 广结朋友 来韩国后,我结识了许多不同国家、不同肤色的朋友,我们曾一起去首尔参观2008奥运圣火传递,也曾一起参加过许多国际学生会议、各类比赛等。大家聚在一起好像一家人,我感觉很温馨。 与国内相比,我感觉自己变得成熟了很多,也细心了很多。我学会了怎样关心自己,怎样关心周围的人。对于自己的国家也更加热爱,我时常感觉有一种民族荣誉感在鼓舞着自己,激励着自己。但同时,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比如,我很希望像西方国家那些朋友一样,大胆地展示自己,在讲台上、舞台上没有羞怯,自然地流露内心的真实感受。 经常听那些参加过韩国大学入学考试的同学说笔试很难,外国学生要很努力才能通过。我感觉自己的韩语还没有学好,所以我准备努力补习,明年六月份参加大学入学考试。 对于未来,我充满了希望,也祝福所有在外国的中国留学生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家乡威海的学子如果来到了这里,尽管联系我,我会和朋友们一起尽力帮助大家,谁让咱们是老乡呢。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