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王烈村“一瓜一稻”助农增收

王烈村“一瓜一稻”助农增收

作者: 出版日期:2010.05.26 点击数:0

【报纸名称】:连云港日报

【出版日期】2010.05.26

【版次】第A03版(县域综合)

【入库时间】20110501

【全文】

本报讯(记者 袁春梅 通讯员 李凤之 刘启发 王运清)昨日,笔者在东海县平明镇王烈村小甜瓜基地了解到,部分早熟的小甜瓜已开始上市,两辆机动车正在基地田头市场抢收小甜瓜,每公斤3.2元的收购价让瓜农乐开了怀。平明镇是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数十年来一直沿袭传统的种植模式,王烈村率先尝试设施农业,建起小甜瓜基地,鼓励村民采取“一瓜一稻”的种植方式,提高了土地产出,增加了农民收益。

近年来,东海县现代农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平明镇在发展现代农业时,坚持粮食生产主体地位不变,各村因地制宜适度发展设施农 业。去年秋天,王烈村村支两委通过“访民问需”、“访民问计”等形式,尽力满足大多数村民发展意愿,最后决定充分利用本村土壤肥沃、灌溉方便、交通便利等优势,规划种植1000亩无公害优质大棚甜瓜。在发展规模种植的同时,着手成立了王烈糖装甜瓜种植合作社。

通过改变传统的“一稻一麦”种植模式,将经济效益较低的小麦种植改为无公害大棚甜瓜种植,土地效益显著提升。据村党支部书记姜同亮介绍:“虽然受年初冻害影响,今年甜瓜上市推迟,产量也不是很高,但是今年价格比往年都偏高,甜瓜效益依然可观,农户种植积极性比较高。”村两委计 划,这种一茬甜瓜一茬优质水稻的新型种植模式一年起步,两年推开,三年形成规模,到2012年,全村70%的农田种植高效甜瓜和优质水稻,形成高效农业的发展格局。

由于传统种植农户缺少种瓜经验,村里利用冬闲时间为瓜农集体“充电”,先后三次邀请南京农业大学专家及驼峰乡杨大庄村种瓜能手到村里为瓜农传授甜瓜种植和管理知识,并聘请驼峰乡甜瓜种植“土专家”杨化扩担任王烈村千亩甜瓜示范园技术顾问,全程指导甜瓜栽培和技术管理。在水稻种植上,王烈村利用土地资源优势,种植优质生态米,今年计划种植的1000亩水晶稻、

1000亩功能稻和500亩日本月光稻,全部通过生态米协会订单销售。

为确保规模扩大之后,甜瓜销售依然畅通,村部通过甜瓜种植合作社,实行订单销售。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亲自带着合作社骨干成员南上北下跑市场,洽谈甜瓜销售事宜,与南京、河北、大连等地客户签订了2000余吨甜瓜供货合同。目前,千亩甜瓜硕果累累,瓜香四溢。瓜农吴兴军笑着告诉笔者:“去年种植了两个大棚甜瓜,加上下茬种生态稻的收入,1亩地的效益抵上传统‘一稻一麦’的三四倍,今年我和妻子承包了8个甜瓜大棚,按眼下的价格,预计赚个五六万元没问题。”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