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辽东三杰之一:王烈

辽东三杰之一:王烈

作者:陈鹏 出版日期:2004.07.24 点击数:0

【作者】 陈鹏

【报纸名称】:吉林日报

【关键词】 王烈 辽东 黄巾军 东北南部 农业生产活动 曹魏政权 生产技术 兴办学校 授业解惑 东汉末年 

【出版日期】2004.07.24

【版次】

【入库时间】20100601

【全文】

王烈,字彦方,太原人,生于东汉顺帝 汉安元年(公元142年),死于汉献帝建 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终年78岁。 王烈与管宁、邴原被世人并称为辽东三 杰。先贤行状曾说:“王烈通识达道,秉义 不回”。王烈年轻时,曾拜河南颖川陈太丘 为师,师徒两人关系十分融 洽。陈太丘认为王烈才能过 人,很是佩服。当时颖川荀慈 明、贾伟节、李元礼、韩元长都 跟着陈老师学习。他们看见王 烈器业过人,叹服所履,亦与 之相亲近。后来王烈英明著于 海内,远近闻名。在道成德立、 学有所成之后,还归故里。适 遭逢父丧,泣泪守孝三年。每 遇饥馑灾荒,路有挨饿快死的 人,王烈就将储存的粮食分 发、赠送,来救济乡亲们。由此 乡亲们称他孝顺,说他仁慈。 同时王烈用典籍娱心,致力于 教育人才,兴办学校,倡导教 育。他教导学生,使他们从善 远恶,在不知不觉中就得到益 处、大化隆行,他的学生都成 为人才。王烈的弟子、门生进 出容止而观,时在市井,与常 人行走都不一样。王烈的教化 在州县、乡里非常盛行,人们 都争相为善。当时有一个盗牛 的人,被牛主人抓住,牛主人 用王烈的言行来教育盗牛贼, 盗牛贼大为惭愧,他说:“我邂 逅迷惑,从今以后将为改过, 你既然已经宽恕我了,幸好没 有让王烈听见。”这说明当时 的人都以王烈为做人的典范, 很崇敬他。$$ 当时人们争辩是非、曲 直,都想找王烈评判。但有的 人走在途中就回去了,有的看 见王烈的房子就回去了。“皆 相推以直”,都认为自己不对, 不敢让王烈得知。当时国王都 坐车亲自到王烈的私馆,向他 咨询政令。东汉察举孝廉,三 个府州都征辟王烈,但王烈都 不当。东汉末年,声势浩大的 黄巾军大起义席卷全国。各地 豪强军阀在镇压黄巾军的过 程中,拥兵自重,中原割据纷 起、动乱不休,当时董卓作乱, 中原大乱。在这种动乱的年代,东北南部 的社会局势却相对比较安定,中原士庶听 说辽东太守公孙度“令行海外”,积极招纳 流人,王烈便投奔辽东。公孙度得知王烈 要来,提前为他准备好了住处,迎候他的 到来。王烈到辽东后又受到了公孙度的热 烈欢迎和盛情招待。$$ 王烈像其他因避乱而投奔辽东的士 人一样,或授业解惑、或贸易经商、或将 中原的先进生产技术传播于东北南部。 王烈以清高自视,不肯介入政事,不接受 公孙度所委任的官职,“辞公 孙度长史”。以讲学、经商为 业。他的到来,对于招徕各地 方民众、传播中原文化和先 进的生产技术都起到了推动 作用。对于王烈这样的名人, 公孙度以兄弟之礼相待、或 委以官职、或有所馈赠,极力 网罗收容,以壮其声势。对于 王烈这些士人,曹魏政权也 极力争取,多次征召,但公孙 氏却不肯让他离开辽东。$$ 在传播先进生产技术方 面,王烈不仅是个学者,而且 能够熟练地掌握各种农业器 具的使用。他看到辽东的农业 较为落后,就以身示范,亲自 教当地农民使用先进的农具, 并将当地的农民组织起来进 行农业生产活动。“躬秉农器, 编于四民,布衣蔬食,不改其 乐”。这种较为先进的生产方 式和组织结构对于改变辽东 农业经济的落后面貌和提高 农业生产力起了重要作用。王 烈在辽东还经常从事商业活 动,有时不远千里到朝鲜半岛 的东部秽貊一带去做生意,使 中原、辽东等地的商品不断输 入少数民族地区,又从当地换 回了土特产品,促进了辽东商 业经济的发展。辽东的人民群 众非常崇敬王烈,把他奉若救 国救民的无冕君王。$$ 当时,时衰世弊,识真者 少,朋党之人互相谗谤。没有 避世在辽东者,多为奸人所 害。王烈在辽东居住多年,未 尝有患。他使辽东强不凌弱、 众不暴寡,商贾之人市不二 价。在辽东三杰中,王烈居辽 东最久。曹操当政时,曾多次 征召王烈, 回朝廷任 职,但辽东 公孙氏政权 一直不同意他回归中 原。他于建安二十三年 (公元218年),寝疾, 时年78岁。

3 0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