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荐帖 王安石变法与北宋的政治制度

荐帖 王安石变法与北宋的政治制度

作者: 出版日期:2008.06.22 点击数:0

【报纸名称】:南方都市报

【出版日期】2008.06.22

【版次】[ TM04 ] [ 评论周刊 ]

【入库时间】20110825

【全文】

北宋虽然在军事外交上为后世所讥,但在内政上却不能不说有其可称道的地方。赵宋的政治制度设计来源于其“祖宗家法”,而所谓“祖宗家法”中最重要的一条精义,在我看来就是“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正是因为认识到皇权的有效实施恰以皇权的部分让渡为条件这个原理,宋太祖才定下了优待士大夫的基本国策。这种优待不仅是物质层面上的广员厚禄,更在于精神上尊严,而最为关键的则是:赋予士大夫以实实在在的政治权力。说得夸张一点,宋代政治制度与其说是一种极权君主制,毋宁说是一种立宪君主制。

而熙宁以后,随着“绍述”这一“国是”的提出,神宗的政治传统逐渐侵蚀了太宗的“祖宗家法”,客观上看到的现象便是:内政渐坏,其具体的表现则有内封、权相和宦官等几事。……

最能说明王安石的坚定(顽固)态度的是他那著名“三不足”论,即: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作为经验丰富的政治实践家,富弼看到了“三不足”这种说法背后潜在的制度隐忧:北宋朝政在唐末五代的大动荡之后,能够拨乱、设计出这样一种精密的政治制度并达成一种有效的权力平衡并非易事(作为历史学家的司马光对这一点的认识无疑更充分)。这种制度的根源在于君主“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自愿的权力让渡,然而,毋庸置疑的是,终极的权力根源仍然掌握在皇帝手中,因此,让“人君”有所畏惧就成了维持这种权力平衡的一个重要手段。从这个角度来看,王安石的“天变不足畏”虽然对于他当前的目的(变法)来说非常方便,从长远看来却侵蚀了前述的权力制衡原则,从而为人君的专断极权打开了大门,实质上是自毁士大夫的长城。◎沙门

———摘自沙门的天涯博客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