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的“新政”和“新学”(下)
【作者】 邢贲思
【报纸名称】:
【关键词】 王安石 新学 《字说》 辩证法的核心 革新派 朴素辩证法 熙宁变法 对后世的影响 无所不通 戊戌政变
【出版日期】2002.10.14
【版次】
【入库时间】20100601
【全文】
王安石的哲学还带有朴素辩证法性质。他提出“尚变者天道也”的观点,认为宇宙是不断变化的。变化的原因何在,他认为在于事物有“耦”(即偶)、有“对”,以及他们之间的互相作用。他说“盖五行之为物,其时、其位、其材、其气、其性、其形、其事、其情、其色、其声、其臭、其味,皆有耦,推而散之,无所不通。一柔一刚,一晦一明,故有正有邪,有美有恶,有丑有好,有凶有吉,性命之理,道德之意,皆在是矣。耦中又有耦焉,而万物之变遂至于无穷。”以上说的是事物中的耦,即事物中的两个方面。关于事物中的“对”,他也有不少论述,如说“有之与无,难之与易,长之与短,高之与下,音之与声,前之与后,皆不免有所对”;又说“夫美者,恶之对,善者,不善之反,此物理之常”。这些说法以朴素的形式接触到了辩证法的核心内容,即关于对立统一的思想。王安石不仅认为变是自然的法则,而且也是社会的法则,如说“有阴有阳,新故相除者,天也;有处有辨,新故相除者,人也”。这段话是程颐弟子杨时在引王安石的《字说》时讲到的。《字说》是王安石“新学”的重要著作,在宋哲宗元禧年间被焚,其内容散见于别人的著作中。从包括杨时在内的别人转引《字说》的片断中可以看出,王安石锐意改革,实行新政,同他“新故相除”的哲学观点密切相关。王安石不仅是一位政治家、哲学家,也是一位诗人,在他的诗篇中也体现了新故相除、不断进取的思想。最有名的要数题为《元日》的那首小诗:“爆竹声中一岁除,东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不仅是一首辞旧岁迎新年的诗,也是一首歌颂新旧更替、除旧布新的诗。“四人帮”曾以王安石的这首诗为标榜,企图说明他们是所谓“革新派”。但历史已经宣告了这种谎言的破产。“四人帮”是假革新派,王安石是真革新派。王安石的令名岂是欺世盗名的“四人帮”所盗用得了的。$$王安石的改革虽然失败了,但他的“新政”、“新学”对后世的影响很大。戊戌政变的领袖人物康有为、梁启超都受过他的影响。梁启超曾说:“自余初知学,即服膺王荆公,欲为作传也有年,牵于他业,未克就。比修国史,至宋代,欲考熙宁变法之真相,穷极其原因结果,鉴其利害得失,以为知来视往之资。”在他所写的《王安石评传》中,认为“若乃于三代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当之矣”。虽然有点过于溢美,但也可以看出王安石的历史影响。王安石不仅是一位改革家,而且是一位学者,他把治学同经世致用结合起来,这种学风也很值得后人学习。(之六十四)
- 1、王安石的“新政”和“新学”(上) 作者:邢贲思 年份:2002
- 2、妙解汉字 作者:王宝妹 年份:2005
- 3、宋人文集编刻及流传丛考 作者:王岚,孙钦善 年份:2003
- 4、北宋新学学派研究 作者:耿纪平 年份:暂无
- 5、王安石《尚书新义》初探 作者:方笑一 年份:2007
- 6、王安石与苏轼关系新论——兼论宋学流变中新学与蜀学之争 作者:刘成国 年份: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