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王安石的《无题》与养生

王安石的《无题》与养生

作者: 出版日期:2012.08.07 点击数:0

【报纸名称】:青岛日报

【出版日期】2012.08.07

【版次】16养 生

【入库时间】20121120

【全文】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东乡县上池村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诗人、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党领袖。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的《无题》,是中国古代养生诗词中脍炙人的一首诗。

【原诗】花竹幽窗午梦长,此中与世暂相忘。华山处士①如容见②,不觅仙方觅睡方③。

【注释】①华山处士:华山,在陕西省,为五岳之一;处士,古时候称有德、才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隐居不出仕,讨厌官场的污浊,这是德行很高的人方能做得出的选择,这里指陈抟。陈抟(871~989年)为五代宋初著名道教学者,他继承汉代以来的象数学传统,并把黄老清静无为思想、道教修炼方术和儒家修养、佛教禅观合归一流,对宋代理学有较大影响。后隐居在华山,后人称其为“陈抟老祖”“睡仙”。②如容见:如果现身真实容貌。③睡方:睡眠的处方。【赏析】王安石晚年隐居在江宁(今南京)半山,有感于五代时陈抟的睡眠养生,故作此诗。

透过花间竹影的幽窗,一位老寿星正在酣睡。他睡得很香甜,世界上的一切俗事都暂不理会了。他就是华山处士陈抟。这时,你若见到这位神仙一样的人,知道了他“得道”的秘方,你就会什么方法都不求,只求怎样高质量地睡眠这一方了。

全诗通过对陈抟高质量睡眠的赞誉,道出了他的长寿秘诀——“不觅仙方觅睡方”。

王安石认为,人的根本是人的身体,调气、养生,都是为了使肉体强健。要紧的是要宁心,道德上要至诚,使人心安理得,不做到这一点,就谈不上养生了。

“诚”在中国儒家哲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荀子亦指出“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

静就是要求心气平和,宁静无虑。王安石认为,有了清静,人的心神就能敛藏,保存旺盛之心神,这才有利于抗老防衰。

南北朝时梁代著名养生家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中指出:“静者寿,躁者夭”。躁动的心神,必然造成身体在物质上的消耗枯竭。人必须达观,要善于凝神静思,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宋学智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