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读书留胜迹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09.08.10
【版次】第A13版 (皖江文史)
【入库时间】20101230
【全文】
文 /图 霍建明 天宁寨位于潜山县梅城镇南部,高出四周10米左右,面积近5亩,是城里唯一的一座小高地。据史料记载:北宋庆历年间,寨上始建天宁寺;明末史可法于此建天宁营;后来,逐渐衍生为天宁寨。 天宁寨正门坐南朝北,进则步步登高,直至寨顶俯瞰美丽的南湖。由正门向上前进百米许,便可见到潜山十景之一“舒台夜月”遗址。这里曾是宋代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读书处。 唐宋时期,潜山为舒州治所,是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宋皇佑三年(1051年),时年31岁的王安石被任命为舒州通判。有关资料称:王安石在舒州三年,勤奋好学,勤政为民,一时传为佳话。城中百姓翘首观望,但见读书处灯光闪烁,窗口吐出缕缕清辉,因此人们把这一景观喻为“舒台夜月”。历代游人登临怀古,莫不感慨万端。明监察御史李匡诗云:“舒王台榭高百尺,舒王事业人不识。至今忽见明月来,台上犹疑照颜色。”潜邑令李载阳亦诗云:“台高月皎洁,清影照回廊。至今留胜迹,千古有余香……” 王安石当时究竟看了一些什么书,不得而知。1051年时,王安石31岁,已官居舒州通判。通判一职,既是州郡官的副职,又起了汉代的监御史(监郡)和督邮(监县)的双重监察作用。历史上之所以对“王安石变法”予以好评,以及将其尊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是与王安石的革新思维以及勤奋好学是大有关系的。 王安石当年读书的地方,现如今是中共潜山县委所在地。王通判千年后的舒州“同僚”有心树立了一方大石碑,上面刻着“王安石读书遗址”(见图)。碑虽微小,意义却很大。为官者,必须具备一定的素养,而读书,则是提高素质的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