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沈括笔下的王安石

沈括笔下的王安石

作者: 出版日期:2011.03.10 点击数:0

【报纸名称】:青岛日报

【出版日期】2011.03.10

【版次】第15版(七色石)

【入库时间】20110520

【全文】

刘建武

沈括(1031年-1095年),字存中,浙江杭州人,北宋嘉?探?士,神宗时任翰林学士、权三司使。他曾积极参与王安石变法,但在变法失败,王安石被罢相后,他却出尔反尔,落井下石,向新宰相吴充打小报告,数落变法的不是,出卖自己的上司和朋友王安石,表露出一副人品低下的小人嘴脸。不过,他晚年退居润州(今江苏镇江),潜心撰写的《梦溪笔谈》,却是我国科技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并使他享有了百科全书式学者的声誉。

在《梦溪笔谈》里,沈括多次说到了王安石,由于他们是同时代人,又同朝为官,关系曾经极其亲近,所以他的这些有关笔记,可以让我们看到一个日常的、真实的和有趣的王安石。

《宋史》载,王安石“性不好华腴,自奉至俭,或衣垢不浣,面垢不洗”。就是说,他生活节俭,不拘小节。他的这种习性,在沈括的笔下更为具体生动。沈括写道:王安石面色黧黑,他的门人因此很是为他担心,去问医生,这是不是得了什么病。医生说,这是由垢汗引起的,不是什么病。门人于是拿着当时人们用于去污除垢的澡豆,要王安石以此洗脸。可王安石说,老天爷就生得我这么黑,澡豆对我来说,能有什么用呢?但王安石却是至为在意自己的品行和操守。沈括写道:王安石患有气喘病,如果服用山西壶关县紫团山产的人参,可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却得不到。恰在这时,有个叫薛师政的人从河东回来,而且他恰好手里就有紫团山人参,所以主动送参上门,要赠送王安石数两,但王安石并不接受。有人劝王安石说:“先生你的病不用这种药治不了,你气喘成这个样子,实在让人担忧,既然送来了,就不必推辞了。”王安石断然地说:“我平生一直也没有什么紫团参,不是也活到了今天? ”最终他也没接受这送来的参。从这则记载中很可看到王安石的人品官德。

王安石爱改他人的诗,这是历史上有名的。钱钟书在《谈艺录》里说,王安石“每逢他人佳句,必巧取豪夺,脱胎换骨,百计临摹,以为己有;或袭其句,或改其字,或反其意。集中作贼,唐宋大家无如公之明目张胆者”。由沈括记载的几则,可证这是很到位的一个概括。欧阳文忠有 《奉使回寄刘原甫》诗云:“老我倦鞍马,谁能事吟嘲? ”王安石《赠弟和甫》诗云:“老我衔主恩,结草以为期。”韩退之诗句有“断送一生唯有酒”,又有“破除万事无过酒”。王安石改此为“酒,酒,破除万事无过,断送一生唯有。 ”古人诗有“风定花犹落”,王安石以王籍的“鸟鸣山更幽”对。对最后一则,沈括认为,“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上下句是同一个意思,而“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是上句静中有动,下句动中有静,虽是集句,还是较原作高出一筹。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